不過,時代不同了,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當下,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越來越多,敢于戳破“謊帝的新衣”的人已不再僅僅只是那個年幼無知的孩子了,越來越多的美國媒體、專家站出來批評這種打中國牌撈政治分的行為。
奧巴馬與羅姆尼在中國話題上的辯論激怒了《中國謬論》(The China Fallacy)的作者唐納?格魯斯,他對CNN說:“他們將中國當作替罪羊,將美國嚴重的經濟問題轉嫁到外國人身上。他們利用了美國人對經濟及未來的不確定及不安全的心理。”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傅強恩(JohnFrisbie)22日晚上說:“兩位總統候選人都說將對中國強硬,但是證據顯示,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全面的接觸和合法的行動,而不是政治的花言巧語。”
批評聲音最響亮的當屬在美國兩黨中聲望極高的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前不久的一場研討會上,他批評兩位候選人在涉華言論中都使用了“糟糕透頂的語言”,都把“作弊”一詞用在中國身上。他還批評一些“理論家”對于中美關系的詳情一知半解,“想把這變成一場十字軍東征”。
趙穗生告訴中新社記者,他非常贊同基辛格的觀點,過去美國對華政策問題多由中國問題專家壟斷,因為中美兩國文化歷史差異很大,需要花很長時間研究。但近年來隨著中國崛起為全球性大國,很多對中國不甚了解的研究大戰略的人也開始掌握對華話語權,這些人的影響力往往比較大,其錯誤言論對中美關系的傷害也比較大。
趙穗生表示,羅姆尼本身缺乏外交經驗,但他真正上臺也不會用這批人,而會用前世行行長佐利克這樣的務實派。他并認為,以人民幣匯率為例,羅姆尼聲稱當選第一天就將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而這需要一整套的程序,不是想宣布就宣布的。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也諷刺說:“上任第一天就拿中國開刀。但我只想知道,第二天,如果中國這個美國債券的最大海外買家宣布不參加下一輪國債拍賣,導致我們的利率飆升,又會發生什么情況。那會讓接下來的第三天也變得非常非常酷。歡迎領教羅姆尼的外交政策,我會把它稱作“喬治·W·布什海外政策的卡通版”。
趙穗生認為,中美兩國都要有足夠的自信,美國迄今仍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不應有“帝國沒落的心態”;中國也不應認為美國已經衰落,同時也應更加自信,美國政客打中國牌是因為中國強大了,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更大了。
可喜的是,奧巴馬和羅姆尼在22日晚的辯論中,似乎意識到穿著“謊帝的新衣”損人不利己,兩人罕見一致地認為,中國可以成為合作伙伴。趙穗生告訴記者,歷史表明,美國總統候選人雖然在競選期間發表對華強硬言論,但一旦贏得大選,都會把現實主義帶回白宮。
“無論是奧巴馬還是羅姆尼,一旦入主白宮,他們的桌面上會擺著很多很現實的數據和政策建議,這將促使他們重新回到現實主義。”趙穗生說。
(來源:中新網 編輯: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