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總理英拉在上任時曾表示,希望第一個訪問的亞洲國家是中國。去年,由于泰國首都曼谷被洪水所圍,她取消了原定于10月中下旬訪問中國的計劃。如今,她定于4月17日至19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臨行前夕,英拉接受了中國日報網的專訪,表示中泰兩國在經貿和文化方面的互動將更加密切。
中國日報網:英拉總理,您如何看待現在的中泰關系?中泰兩國在哪些領域還有進一步合作的空間?
英拉:現在中泰關系密切、互動頻繁,并且兩國在貿易、投資、旅游、科研、健康、教育和文化等諸多重要領域的合作正快速、平穩地向前發展,尤其是在貿易和投資領域,中泰合作的發展最為迅速。中國是泰國的第二大貿易合作伙伴,而泰國則是中國的第14大貿易合作伙伴。由此,對泰國而言,中國市場顯得尤為重要。此外,中國還是泰國吸收境外投資的主要來源,中國投資者把泰國視為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在泰國的基礎設施、農業和可替代能源等領域,都能看到中國投資者的身影。
去年12月,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對泰國進行了正式訪問,我們簽訂了《泰中4項永續發展合作備忘錄》,兩國政府決定在高速鐵路、水資源管理、可替代能源以及教育和人才資源發展4個領域展開合作。未來幾年,上述4個領域將成為兩國進行密切合作的重點領域。
至于中泰關系未來的發展,兩國政府已經達成一致,決定增強、拓展和深化合作,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而為兩國的國家和人民謀取更多利益,并給中泰兩國及其周邊地區帶來和平穩定、經濟繁榮的局面。
我堅信,4月份的中國之行將會進一步增強中泰兩國友誼,創造更多的中泰合作機會。
中國日報網:自2011年12月中旬開始,中國、泰國、緬甸和老撾開始在湄公河進行聯合巡邏執法,您如何看待四國聯合巡邏?
英拉:去年10月,泰國和中國、老撾、緬甸同意建立四方機制框架,在湄公河展開聯合巡邏。對此,泰國方面已經做好了準備。
湄公河對四國的貨物運輸、旅游觀光和民眾交流均是不可或缺的,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四國聯合巡邏能夠保障湄公河地區水路交通的安全,泰國對此十分支持。
泰國認為,單純依靠聯合巡邏,并不能給湄公河的水路交通帶來永久的安全保障。四國必須在其他方面展開進一步合作、找出該地區犯罪頻發的根本原因,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尤其要重點打擊湄公河流域的毒品走私、軍火和人口販賣以及非法移民活動。此外,四國政府還應該通力協作、共同提高該地區民眾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