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應當在綠色崛起中奮力爭先
———訪省委常委、副省長、三亞市委書記姜斯憲
吳鐘斌
支持建設亞洲一流的國際性熱帶濱海旅游城市、先行先試城鄉一體化建設試點探索經驗、海棠灣撤鎮設區……這些,都是省第六次黨代會賦予三亞的重任。
三亞以68萬多人口,承擔著海南、中國太多期待。“實現綠色崛起,三亞任重道遠。”5月13日,省委常委、副省長、三亞市委書記姜斯憲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說:“省委的要求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三亞有條件、有義務在實現綠色崛起中奮力爭先,爭當排頭兵。”
“綠色崛起是不可分割的”
記者:“綠色崛起”的基礎應該是“綠色”,但有人批評三亞有綠少蔭、無蔭,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姜斯憲:綠色崛起是不可分割的。“綠色”是海南的標志色和優勢色,“崛起”則描述了海南處于發展的上升期。綠色崛起是省委審時度勢的戰略決策,要求我們在保持一流生態的同時實現科學的、較快的發展。這與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指示是一致的,與中央確定的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奮斗目標也是契合的。
總體上三亞的綠化率不低,部分旅游度假區也有不錯的林蔭道,比如亞龍灣入口路就頗受中外游客贊譽。再比如,每天都有上百對新人在三亞的藍天綠草和碧海金沙中留下新婚倩影。但三亞市區中確有不少道路少蔭甚至無蔭。我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政府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城市綠道建設和地下空間開發問題,將會排出計劃表,循序漸進地解決,為市民和游客創造一個更加溫馨、舒適的工作休息環境和旅游度假環境。
記者:近些年三亞發展突飛猛進,您認為離亞洲一流的國際性熱帶濱海旅游城市還有多大差距?
姜斯憲:三亞的旅游資源條件是一流的,近年來的發展速度也是一流的,一批國際知名品牌酒店的管理水平也是較為先進的。但無論是產業支撐能力、財富創造能力、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水平,還是城市管理和干部素質等都離一流的差距很大。這一點我們有自知之明。
圍繞把三亞建成“亞洲一流”的目標,我們作了一些量化研究,將三亞與國際上較為先進的旅游城市進行對標,尋找差距,有針對性地改進和提高。我相信經過五到十年的努力,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三亞有希望成為亞洲一流的熱帶濱海旅游城市。
“抓住機遇,不辱使命”
記者:海棠灣撤鎮設區是黨代會報告中一個突出亮點,給人的想象空間很大,三亞如何落實這個要求?
姜斯憲:“海棠灣撤鎮設區”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這是省委深思熟慮后作出的重要決策,不僅為海棠灣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更為海棠灣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首先,海棠灣要達到設區的條件,必須切實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全面建設。作為國家休閑度假海岸,海棠灣將按規劃繼續興建高標準的酒店群,同時還要大力發展高增值的新型業態,包括總部經濟園區、金融服務機構、國際購物中心、商貿會展中心、醫療服務機構以及主題樂園等,顯著提高海棠灣的財富創造能力,為不同層次的勞動者包括新增的高素質勞動者提供就業崗位。
其次,海棠灣區域要力爭成為海南“綠色崛起”的一個典型。要保持低密度開發的規劃思路,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田園式的新型城區,不僅有低密度高品質的經營性物業和度假地產,而且有密度適中、特色鮮明的風情小鎮或者叫田園社區,將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棠灣人民的幸福家園融為一體。
第三,未來海棠灣區的行政管理應當是扁平化的,行政區直接管理若干個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這個過程中,由農民轉變為居民的原居民將繼續享有征地拆遷過程中形成的集體性財產收入。
記者:海南要實現“綠色崛起”,三亞任務很重,您是不是倍感壓力?
姜斯憲:當然有壓力。黨代會報告中共有9處提到三亞,其中7處是對未來五年的工作要求,可謂使命重大。我們要全面貫徹黨代會的各項部署,對其中明確提到要三亞完成的任務,更要兢兢業業,不折不扣確保完成。目前三亞的地方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等方面都占全省的20%以上,土地基金收入占全省的1/3。從這個意義上說,三亞在未來五年尤其是今年的全省經濟工作中責任重大,我們要抓住機遇,勇于爭先,全力以赴,不負眾望,不辱使命。不僅在經濟發展上多作貢獻,在社會管理創新上也要作出努力與探索。
“用倒逼機制促進城市管理”
記者:很多事件表明,三亞的城市規模與承擔的期待值不太成正比,如何平衡這個關系?
姜斯憲:三亞受關注的程度與這個城市的綜合實力、人口總量、地域面積都不太匹配。但媒體也好,公眾也罷,對三亞的關注與期待是好事,一方面可以幫我們提高城市知名度,另一方面強化了對三亞社會管理水平的監督力度,幫我們找出問題,轉化為工作動力。用省委書記羅保銘的話說,三亞要有效利用這種“倒逼機制”促進城市管理等各項事務發展與進步。要正確對待媒體、網民和公眾的批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切實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杜絕低級錯誤。三亞在力建文明城市,以期提高全市人民的主人翁責任感,樹立正確的榮辱觀。一句話,要在全市形成“誰干了敗壞三亞聲譽的缺德事,全市共討之”的氛圍,對害群之馬必須實行“零容忍”。
記者:“綠色崛起”的目標很激動人心,但事在人為,三亞如何進一步推進從嚴治政,解決治庸、治懶、治散、治貪問題?
姜斯憲:三亞的干部隊伍總體上精神狀態很好,整體素質在不斷提高,尤其是工作合力在不斷增強,但與實現綠色崛起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在許多場合反復要求三亞的干部要有“成人之美,勇于擔當”的意識,我們也積極穩妥地開展干部交流、崗位調整,讓盡可能多的干部有更好的機會展示才能,立業建功。
在用人的問題上,市委的態度是鮮明的。堅持任人唯賢,五湖四海。對于腐敗分子堅決予以查處;對于有嚴重失職行為的干部,決不姑息和遷就。只有這樣,才能將解決“四治”問題落到實處;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人民群眾對干部工作的滿意度。
本報記者 吳鐘斌
(本報三亞5月1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