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啟程對俄羅斯、坦桑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
黨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外交開局,兩會之后國家主席首次出訪。
展現鮮明時代特征,承載豐厚歷史意義。
國際舞臺,聚光燈投向中國;世界各國,期待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正能量。
(一)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
可愛的中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鐫刻著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不可磨滅的貢獻,也承載著苦難與輝煌交織的滄桑。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出的犧牲之大,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但是,中國人民從不屈服,不斷奮起抗爭,終于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開始了建設自己國家的偉大進程,充分展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于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
波瀾壯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書寫嶄新篇章;長風破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展現出光明前景。
全新歷史方位,更多機遇挑戰。
(二)
迅猛發展的中國,將怎樣同世界互動?影響擴大的中國,將如何處理對外關系?踏上新征程的中國,牽動世界目光。
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在首次外事活動——同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時,闡述了中國對外開放戰略和外交方略。
中國是個負責任國家,我們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同時也要處理好中國和外部世界的關系,既爭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也努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我們的事業是得到世界各國人民支持的事業。要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根本要靠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同時也需要世界各國人民理解和支持。
我們的事業是向世界開放學習的事業。關起門來搞建設不可能成功。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動搖,不封閉、不僵化,打開大門搞建設、辦事業。
我們的事業是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事業。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的發展不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我贏你輸的發展,對他國、對世界決不是挑戰和威脅。中國越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發展越有利。
得道多助。我們的事業之“道”就在于對外開放的氣度、合作共贏的追求。我們的事業向世界傳遞真摯友情、謙遜品格、合作誠意。我們的事業同世界共贏。
時代觀,一種科學判斷,一個國家的基本戰略思想。洞察世界、把握時代,才能制定出符合人類文明發展大勢、反映時代進步要求的政策,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