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經有25名中國研修生回到女川町開始工作
蔣豐與佐藤水產株式會社社長、佐藤充的哥哥佐藤仁(左)
《日本新華僑報》5日刊文發表了該報總編輯蔣豐在臨近日本大地震一周年之際,再次探訪地震重災區宮城縣石卷市女川町的所見所聞。文章摘編如下:
3月3日上午。皚皚白雪覆蓋著日本宮城縣石卷市女川町遭受大地震一周年后的災區之地,寒冷的天空似乎再次凝凍起那已經逝去的往事、卻永遠無法擺脫的心事。一年前的3·11,罕見的大地震奪走了女川町將近1000人的生命。時至今日,還有300多人下落不明。當地人指著不遠處的那片海對我說:“他們,都還在,大海里……”
佐藤水產株式會社外務擔當山田廣康并沒有急于重復公司專務佐藤充舍身搶救20名中國研修生的往事,而是眼噙著淚水告訴我:大地震發生的時候,鄰近的長榮水產會社社長遠藤的夫人領著15名來自中國山東省的研修生逃往高地,而75歲的社長以及專務等16個人都被無情的海嘯吞噬了。時至今日,社長夫人再也不愿回到這塊傷心之地。
經過指點,我一個人匆匆來到佐藤水產株式會社專務佐藤充的住宅前。這里,房屋的水泥地基還在,房屋前的停車位還在,住宅的鐵大門雖然破損也還依稀可見。其他的,就都被兇猛的海嘯卷走了。面對著這位救了20名中國人研修生的佐藤充先生舊居的遺址,我向它緩緩地、緩緩地三鞠躬。大愛,在生命危急的關頭時而彰顯。
我看到不遠處的“山祗社”——佐藤家族的神社。3·11大地震發生后,佐藤水產株式會社的專務佐藤充立即帶領著20名中國女研修生來到位于山坡上的這個神社。他大步流星地攀登著神社的臺階,同時不斷地催促著中國研修生加快動作。爬到山坡中間,他曾和中國研修生一起回望漫漲的海嘯。當發現情況不對時,他說:“再往上沖!”
“山祗社”通常是大門緊鎖的,殿內被當地的日本人視為“圣域”,不到祭祀之日,一般人是不得入內的。據介紹,佐藤充急急忙忙打開社殿大門以后,把身上所有的錢掏了出來,接著撒入殿內,說了一句:“神啊,得罪了!”然后,就讓中國研修生一一進入殿內避寒。看著大家安頓下來,佐藤充說自己還要去公司辦事,轉身下山了。誰料,這一走,竟成永別!
32歲的中國女研修生叢偉今年2月再次回到日本。她紅潤著眼睛告訴我:“當時,海嘯看起來正在消退。我們在山坡上眼看著佐藤充專務出現在會社樓房的樓頂上,他好像正在找可以下樓的地方,又好像找不到的樣子,就在這個時候,我們親眼看見海嘯又一次咆哮著奔來,一個浪頭就把佐騰充專務卷走了……”
日本全國大約有11萬個神社。日本47個都道府縣,據說每個地域都有至少2000個以上的神社。我呢,已經不知道看了日本多少神社,對神社的內涵也是知曉的。但是,今天我對“山祗社”充滿感激之情,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20名中國女研修生在這里避難而保住了自己的生命。不知道日本列島上是否還有如此神社?
女川町曾有53家水產公司。3·11大地震一周年之際,只有5家勉強復業了。地震之前,這里曾經有160多名中國研修生,佐藤水產株式會社更是從16年前開始就雇傭中國研修生。據長期從事中國研修生接收工作的日本“協同組合亞洲交流會”專任理事宮下純二介紹:現在,已經有25名中國研修生回到女川町了。
我特地去看了一下中國女研修生的宿舍。當然,她們先是以“太亂”為理由拒絕,后是以“閨房”為借口阻擋,但當她們被我的誠意感動后,敞開宿舍大門時,我看見她們桌子上的一本本書籍、辭典,一個個充滿女孩氣息的裝飾品,心中有一塊石頭落地的感覺。畢竟,她們已經是21世紀第二個10年時代的中國研修生了!
中國研修生叢偉動情地對我說:“大地震發生以后,我們一時回到祖國。但是,我時常會想起佐藤充專務,因為我們當年的生產、生活,都是由他負責安排的。他救了我們的生命,我們應該怎樣回報他呢?想來想去,他們現在最缺勞動力,我們還是應該回來,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是一個知恩必報的民族。”
我與佐藤水產株式會社社長、佐藤充的哥哥佐藤仁有過多次交往,同時也知道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經濟參贊牛建國非常關心他的震后復興事業。他請我轉告牛建國參贊:“以前,我們很多時候是把中國研修生純粹當作勞動力使用的;今后,我們要把中國研修生當作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恩人去對待。”
地震改變人生啊!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