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大力加強人民政協工作,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協是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
人民政協是我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
——摘自《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
主持人語: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文中簡稱《意見》)的頒布實施,立刻引起海內外關注。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一項重大舉措。充滿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的《意見》,總結歷史、放眼未來,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是指導人民政協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參加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們,圍繞《意見》的頒布實施,展開了熱烈而富有建設性的討論。(記者張傳亞)
●李蒙(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民主黨中央常務副主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民政協是中共和包括我們農工民主黨在內的各民主黨派及各族各界人士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團結奮斗的偉大成果。在“十一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中共中央就頒發了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對政協工作的高度重視。《意見》提出“人民政協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進一步提高政協的地位,發揮政協的作用,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意見》是繼去年初《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制定下發之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加強和完善人民政協工作的又一重大舉措,是指導新世紀新階段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我們農工黨是參加第一屆人民政協的成員單位。人民政協成立之際,許多農工黨的老領導、老同志經過20年的革命活動,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農工黨的革命目標才能實現,表示愿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獻其綿薄,共策進行”。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們農工黨將充分利用人民政協這個大舞臺,堅持把發展做為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在醫衛界的優勢,圍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圍繞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中心工作,圍繞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調研,積極建言獻策。(記者倪迅整理)
●鄧偉志(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
研究綜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課題
人民政協聚集了各界精英,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具有獨特優勢。
2005年,人民政協的專題調研更加注重選題的科學合理,更加注重隊伍的優化整合,更加注重運用典型解剖的方法,更加注重調研成果與決策的結合,取得了明顯成效。人民政協關于以首鋼搬遷為契機,把遷建的鋼鐵項目建成符合循環經濟原則的企業,把曹妃甸工業區建成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議;關于擴大大連港區聯動試點范圍,辟建大窯灣保稅港區,把大連建成東北亞重要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議;關于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切實做好南水北調工程中文物保護工作的建議等,受到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
政協委員思考的深度和高度,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特色,體現了人民政協在國家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以及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當前,全國政協最重要的就是要圍繞貫徹實施“十一五”規劃,精心選擇帶有綜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開展專題調研,比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問題,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具有戰略性、前瞻性而又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作出應有的貢獻。(記者羅旭整理)
●李君如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
在民主政治建設中具有獨特地位和作用
《意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強調“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
在民主政治問題上,國內外議論很多;我們要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民主,也有許多問題要進行深入的研究。但是,我們以往在應對來自國內外的挑戰中顯得相當被動。出現這樣的局面,有各種復雜的原因。其中之一,是我們在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許多人的頭腦里有一個參照物,即西方式的選舉民主。因此,要深化我們的政治體制改革,發展中國的民主政治,必須改變這個思想“參照物”。
而我們的民主政治,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來講,實行的主要是選舉民主;從人民政協制度來講,實行的主要是協商民主,這種民主形式的突出優點是能夠在選舉前和選舉后保證來自各界的政協委員都能平等地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在理性的討論和協商中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決策。人民政協就是我國實行協商民主的主渠道和主要形式。我們應該充分重視人民政協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的獨特作用。(記者倪迅整理)
●谷安林委員(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
《意見》指出:“政協委員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主體。”這一論斷,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人民政協理論中的體現,凝結了中共三代領導集體關于政協理論的基本觀點和政協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十六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關于人民政協理論的重要觀點。而認真學習貫徹這一重要理論觀點和基本要求,對于加強政協自身建設、推動廣大政協委員深刻認識自己的崇高責任和莊嚴使命,不斷提高素質和能力,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顯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發揮主體作用,就要強化主體意識,讓政協委員人人增強履行職責的使命感,深入調查研究,踴躍建言獻策;要加強學習實踐;要尊重和保護委員權利。《意見》強調:“要尊重和依法保護政協委員的各項民主權利,為他們發揮作用提供方便”。要突出政協委員主體作用,就要為他們創造參政議政的便利條件,就要注意維護他們履行政協職能的民主權利。尊重和保護委員的民主權利,還應對委員深入調查研究,給予歡迎和支持。無論是黨政機關還是基層單位,不能表面客客氣氣,實際敷衍搪塞。各級政協機關更要努力拓寬委員發揮作用的渠道,特別是注意認真總結和推廣根據界別特點和要求開展政協活動的經驗。(記者張傳亞整理)
●趙金誠委員(沈陽市政協主席)
政治協商是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
政協組織有為有位、政協工作有聲有色、政協委員有滋有味,這是我對政協工作的描述。政協發揮自身界別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努力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能增進社會各階層和不同利益群體的和諧,從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效果。
我認為,黨的執政要體現民主執政、科學執政、依法執政,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政協都可以參與并發揮作用。政協智力密集、人才薈萃、聯系廣泛、渠道暢通、環境寬松,黨容易聽到來自各個界別的聲音,使得那些客觀、無特殊利益的真知灼見能直接表達。征求政協的意見成為決策必經的程序和環節。我們沈陽10個區縣設立委員信箱209個,365天都在參政,發揮市政協590名委員和區政協3300多名委員的積極性,真正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政協為民主黨派團體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提供平臺,讓政協大有作為,就體現了黨對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這項基本政治制度的尊重和執行。另一方面,政協要團結各界、凝聚民心,參政謀發展,履職為人民。《意見》對政協提出更高要求,讓政協委員的參政責任感更重,積極性更高,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反映給黨,最廣泛地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從而體現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記者張玉玲整理)
●劉善璧委員(武漢市政協主席)
更好地為委員履行職能搭建平臺
《意見》的頒布和實施,為政協委員發揮職能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政協要采取進一步措施為委員履行職能、施展才華創造條件、搭建平臺,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要著力營造人民政協內部講民主、促團結、求和諧的良好氛圍,讓有利于實現人民群眾利益的意見建議能夠充分表達,使社會主義民主大力發揚。要努力提高委員的參政議政能力,更加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近年來,為促使委員更好地發揮職能,武漢市政協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幾年來,委員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提案,改變了武漢歷史進程,在全國范圍產生影響和輻射。2000年,許其貞等10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建設“武漢·中國光谷”的提案被采納。現在武漢光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光電子產品基地,去年科工貿收入達到700多個億。政協委員們的建議被黨和政府采納,體現了委員自身素質、能力和水平,更體現了政協委員身份是一副沉甸甸的擔子。“十一五”期間,人民政協要進一步在增強委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上下功夫,在提高委員履行職能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從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大顯身手,大有作為。(記者羅旭整理)
●楊海坤委員(蘇州大學法學院院長)
體現和發揮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意見》要求人民政協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方針,促進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團結合作。這對于充分體現和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于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胡錦濤同志在2004年9月21日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55周年大會上曾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中國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各民主黨派同共產黨親密合作,是這一政黨制度的本質和鮮明特點。”這一制度,來源于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早已形成的,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親密合作關系,并經受了社會主義時期曲折發展的實踐的考驗。
在人民政協內部,民主黨派與共產黨是摯友、諍友的關系。這樣的關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關系。
我已經擔任兩屆全國政協委員,親身體驗到這一政黨制度的優越性,體驗到發揚民主、融洽和諧、生動活潑政治局面的甜頭。我國的改革正面臨一場攻堅戰,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共商國是,我們每一個政協委員都應該自覺堅持和完善這一政黨制度,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康壯大道!(記者倪迅整理)
●邵一鳴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專家)
實行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環節
《意見》深刻指出: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是黨和國家實行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環節,是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就國家和地方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執行過程中進行協商,是政治協商的重要原則。”這為人民政協參與民主決策提供了制度保障。通過人民政協民主協商、求同存異、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將促進黨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有利于黨的執政方略更加完善。
如何保證政協在科學民主決策中更好地發揮作用?首先,政協委員應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政策水平,時刻注意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保證有一個負責任的信息來源;在參政議政的過程中,政協委員既要基于界別利益又要高于界別利益,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智庫”作用。其次,要有一個科學民主的決策程序。
我建議:一是根據新的情況及時地調整專委會。二是在界別內成立小組,使具有不同專長的委員能定向地跟蹤某方面問題,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三是在委員、界別和專委會間建立一個跨界別、跨專委會的研究和討論一些重大議題的機制。四是設立一個委員提案數據庫。如果提案不符合實際,公之于眾,將會形成一種壓力,這種自我監督機制的形成將有利于委員提高素質,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