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政治具有東方國家的傳統,與西方的民主制度相比,俄羅斯人更傾向于把國家的命運寄托在一個強勢領導人的身上,而普京恰恰是這么一個人。在俄羅斯,普京的頭像幾乎隨處可見。有人把他畫到傳統的木制彩蛋和套娃上,有人把他印到文化衫上。俄各級官員的辦公室里,懸掛普京畫像早已是不成文的規定。烏拉爾山區有以普京為主題的旅館,普斯科夫地區還出現了一條“普京路”。報刊上頻頻出現贊頌普京的詩歌,圣彼得堡的小學課本里出現了反映普京青少年時代生活的課文。《洛杉磯時報》稱,普京舉止得當,穿著得體,講話明白易懂,喝酒很有節制,雖然俄羅斯人經常用政治笑話開涮領袖人物,但是關于普京的政治笑話卻很少聽到,因為“在俄羅斯人的眼中,普京簡直就是神,人們總不會拿神開玩笑吧”。
“俄羅斯回來了,而我主管這一切”
普京的“權力膨脹”已引起西方疑慮。本月的圣彼得堡八國峰會上,普京成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英國《泰晤士報》稱,盡管八國峰會在既定議題上進展無幾,但東道國總統普京成功地向世界宣告經歷了15年低谷徘徊的俄羅斯終于站起來了。該報題為《普京奮力重返世界舞臺》的文章說,普京一貫堅如磐石的冰冷表情開始融化,露出難得一見的微笑,因為“他正在經歷‘克里姆林宮主人’這一職業生涯的最高潮”。而美國《時代》周刊評價說,站在八國峰會的舞臺上,普京向全世界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息:“俄羅斯回來了,而我主管這一切。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星報》說“普京就是當代沙皇”,不僅因為他對彼得大帝有很深的個人崇拜,更因為俄羅斯人需要這樣一個鐵腕人物解決常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帶領他們渡過難關。
《時代》周刊稱,八國峰會選擇在俄羅斯召開是個錯誤,俄羅斯擁有一個“控制民主”、說一不二的總統,根本不該被邀請。《華盛頓時報》的評論說:“在工業化國家俱樂部里,普京進一步樹立了怪人形象。”從這些言辭中也可看出,處于權力巔峰的普京已經有膽量向西方開誠布公地亮出自己的不同觀點,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俄羅斯與西方的矛盾會因此而加深。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姚雨杉 環球時報記者 張楠伊)
來源: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