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宣布,他已經接受負責中東地區的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法倫的辭職申請。這是法倫2007年4月24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出席記者招待會的資料照片。新華社/法新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雖然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說,提前退休完全是法倫的個人決定,但是這位美軍要人此刻拂袖而去,還是不免讓人產生點另類猜想。
法倫何許人也?根據簡歷看,此公不簡單,他在美軍中可謂資深權重。今年63歲的法倫,已有近42年的服役經歷。先是服務于美國海軍,并發跡于海灣戰爭。當時,他奉命指揮“羅斯福”號航母上的航空部隊,此后便在海軍一路平步青云。2000年,他出任海軍第二把手———海軍作戰部副部長;2003年10月,擔任美國艦隊司令部和大西洋艦隊司令員;2005年2月,便被提升為太平洋總部司令。在這個重要的位子上坐了才兩年,又被布什欽點為美軍另一個重要的司令部———中央司令部的司令官。
美軍中央司令部負責的范圍,不但橫跨世界局勢最不穩定的地區———西起肯尼亞,在穿越整個中東后,向東延伸至中亞的哈薩克斯坦,還包括了令布什總統頗為苦惱的兩大戰場阿富汗和伊拉克,當然,還有伊朗。雖然法倫的任命是布什欽定,但是在其位的法倫對伊朗問題的看法卻與白宮相左。白宮相信伊朗一直在尋求獲得核武器———雖然華盛頓最近的評估報告對伊朗有利,它還指責伊朗幫助中東恐怖組織以及滲透伊拉克攪亂局勢。而關于要不要打伊朗,美國內部的爭吵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布什去年還說,如果伊朗得到核武器,那么將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可是法倫卻明確反對以伊朗核項目為由對伊朗動武。據悉在以官方身份訪問埃及時,他對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表示,“美國不會對伊朗動武,伊朗問題應通過談判解決”。此消息傳到華盛頓,令布什很生氣,令蓋茨很無奈。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分析人士說,法倫走人,可能是美國欲對伊朗動手的前兆。最近一期發行的《紳士》雜志就刊登了一幅封面畫,此畫將法倫描繪成站在政府和與伊朗戰爭中間的一個男人。作者托馬斯·巴內特寫道:如果法倫被炒,美國與伊朗戰爭將不可避免。而不久前,美國另一家媒體也報道說:“法倫的任期明年春季屆滿,但很可能今年夏天就被撤。白宮可能考慮任命一位他們覺得更可靠的指揮官。如果真如觀察家們所料,那就表明總統(布什)和副總統(切尼)準備在今年年底前對伊朗開戰。顯然,阻擋他們道路的指揮官是不受歡迎的。”
現在,雖然蓋茨否認了法倫辭職是因為與白宮的分歧,更否認美國目前有任何針對伊朗的戰爭計劃,但誰又知道呢?布什明年就要卸任,現在正急于留點“遺產”,可是一切看來都不順心: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軍仍無法自拔;為了推動巴以和談,布什曾親赴中東,可是這個老問題不是朝夕間就能解決的;此外,紐約愛樂樂團也到了平壤,可是朝核問題目前看來也無實質性進展的跡象……東邊西邊都不亮,而今年美國大選共和黨又苗頭不足,說不定情急之下,真會尋求樹立其他“政績工程”。法倫辭職次日,白宮發言人出面回應種種揣測,稱布什總統目前不尋求對伊朗發動戰爭,主張采取外交手段,不過他也說“美國將不排除采取任何選擇”。戰事究竟能否避免?各位看官,且走著瞧吧。(來源:解放日報 楊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