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明顯,這又是一部煽情賺女人眼淚的韓系純愛電影(我太太看到最后就是眼眶紅紅的),和一般愛情劇處理手法不同的是,導演采取了跳躍式的敘事手法,但與此同時他也很清楚地交代清楚了劇情。其實劇情說起來并不復雜,女主角因為和已婚男子私奔不成,在便利店和男主角邂逅并一見鐘情。兩人在經過一系列戲劇性事件之后終于走到了一起。但婚后兩人短暫的歡樂很快便由于女主角換上阿茲海默氏癥(類似老年癡呆癥,記憶逐漸喪失,最終死亡)而逐漸轉為憂傷,男主角堅持幫助妻子恢復記憶,以及女主角為愛犧牲的情操,真的很值得各位已婚人士、以及那些熱戀中的情侶好好學習。大家都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另一半將會慢慢失去記憶,最后甚至忘了你,那么你是不是還能繼續無怨無悔地堅持愛下去?
作為純愛電影,其重中之重就是演員間能否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應該說鄭宇成和孫藝珍的組合,至少在外形上符合了要求。男女陷入愛情之時的甜蜜,命運跌宕之時的辛酸,被兩位演繹得相當具有“催淚”的功能。導演則在處理影像之時,體現了他對于影片速度、光線和局部特寫的操控功力,讓畫面流露出一種類似于MV的優美,增加了影片的活力,從某種程度上藏了一些影片劇本單調的拙。
當然,作為純愛電影想要贏得票房或是良好口碑的話,光憑煽情和比誰更慘的情節是不夠的(參見華府后門那位七級肺癆兄弟的下場),韓國電影人更多地還需要借鑒日本同行在影片中使用純熟的環境烘托手法,以及從平淡中深刻挖掘真情的細節描寫。但《我腦海中的橡皮擦》在這點上還是有所欠缺的。影片中曾一度出現失憶女主角無法分清前愛人和現丈夫的橋段,可以說處理這種“失憶+三角戀情”的橋段正是可以看出影片是否有足夠深度,以及檢驗導演功力的試金石,但也許是演員的表演過于中規中距,或是編劇實力的欠缺,導演在這個角度上的探討淺嘗輒止。同樣,由于缺少必要的鋪墊和渲染,劇中丈夫和自己母親的最終和解,以及結尾妻子在愛的巨大力量下突然認出丈夫的橋段,同樣顯得突兀和不合邏輯。所以,《我腦海中的橡皮擦》只是一部能讓人流淚,但無法讓人心動的爆米花電影。
以上,鑒定完畢。(菊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