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在線消息:世界杯開幕式上與祖賓·梅塔、多明戈一起表演,六國峰會上奏響琴音,接著上海開琴迷會,鋼琴王子郎朗6月的日程排得特別密。此間,他接受東方電視臺海新聞娛樂頻道《明星周刊》專訪,除了鋼琴之外,也大談足球、人生趣事與苦事,真性情恣意流露。
沈陽人沒人不看球
6月6日,郎朗在世界杯開幕式上演奏。當地媒體很給面子,報道用的標題是“世界杯中國隊沒來,郎朗來了”。可郎朗說:“那天沒快把我凍抽了。”那天天氣特冷,后臺就是一個帳篷,里面有一個電熱汀,能讓他暖一下手,當時的感覺“我們都像難民似的”。但一走上舞臺,他感覺就好了,一下就進入到那種情緒,“難民的感覺”立馬消失。
郎朗自稱是個鐵桿球迷,“沈陽沒人不看球”。小時候看遼寧足球,大一點看世界杯、英超、意甲、西甲和德甲。到美國以后,受美國人影響,有5年沒怎么看足球,成了NBA的鐵桿。他經常去NBA現場看球,而且是費城76人隊的榮譽隊員,還有專門的隊衣,號碼是1號。
受《貓和老鼠》誘惑愛上鋼琴
17歲時,郎朗在芝加哥拉文尼亞音樂節明星演奏會上,戲劇性的緊急替代身體不適的安德烈·瓦茲,演出獲得空前成功。曾經被音樂老師評價“彈琴就像棍打土豆”的郎朗從此攀上了古典樂壇的巔峰。然而“天才”不代表一路順風,學琴的甘苦郎朗自知。
他3歲開始學琴,原因居然是受到《貓和老鼠》的影響。有一集里貓要捉老鼠,老鼠在鍵盤里跑來跑去,貓在外面彈。“我看那貓彈琴,人家手指蹺得多好玩啊,每一根手指都能蹺起來。那是我后來才發覺它是運用了霍洛維茲(就是20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的技巧。霍洛維茲彈琴就是蹺的那種,當然卡通就給它整得更夸張一點。”郎朗看完那一集后就想學鋼琴,原因是特喜歡那只貓,“那天從彈琴的角度上,它應該贏老鼠,因為它彈得比較好”。
郎朗的手指很長,尤其是小指,幾乎和食指長度差不多。6歲到8歲的時候,他已經能夠彈8度了,10歲的時候就能彈10度,12歲的時候能彈12度。
他說小時候自己特狂,剛會彈兩小破曲子就開始要當世界一流的音樂家。但這種“吹牛不犯法”絲毫不耽誤他下苦功。現在他想起當年的鄰居難免有一絲愧疚,“那鄰居挺喜歡我這人,但是我每天一練琴他就受不了。我樓下的那個小朋友,本來學習是很好的,90分100分,結果因為我住下去,半個月(成績)變成70分了。他媽媽說,這小孩成天一回家一聽到你彈琴,就跑出去了;也不好好做作業,寫作業的時候也讓你震煩了;早上也睡不好覺,你5時半就開始起來練琴。好在最后那小朋友適應了,分又高起來了。”
母親盼個巧媳婦
郎朗的父親早已辭職,跟在兒子身邊。但郎朗最怕的偏偏是媽媽。“我媽永遠都是我說什么就是什么的那種,傳統的小皇帝的母親。但是我媽現在一生氣的時候,我馬上就沒電了,就是這樣哆嗦。因為我經常不被我媽訓嘛,她訓一下我就感覺天快塌下來似的。”
比如說兩個禮拜沒給家里打電話,再打過去媽媽會說:“啊,你記得你有媽啊?”這時,郎朗形容自己“一下就沒電了,一下就完了,心都涼了”。這個時候,他就趕緊拍馬屁,比如說媽媽是漂亮的媽媽,“本來事實就是很接近的,要說得再來點各種美麗的語言、修辭,反正把你能創造出來的這些悅耳的詞全往媽媽身上放,那錯不了的。媽就又高興兩星期,又忘了你打不打電話了”。
“我和我爸總在一起奮戰,很不容易。但是像我媽這樣的一個女性,一個人守在家里,等待著丈夫和她兒子,這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郎朗說,現在總也見不著媽媽,如果有機會的話,他真希望能跟媽媽單獨相處一個月。
同樣來到節目中做客的郎朗母親則評價郎朗是個自理能力不太好的小孩。吃個飯、打掃、整理行裝,尤其是整理行裝,他是最煩的。媽媽最不放心的是郎朗的手,這雙手決定了每年簽的那些合約能否履行,所以家事上會盡量幫他操持。媽媽說,以后如果要討一個兒媳婦,不但要特別會理家,還得支持郎朗的事業,對他特別照顧一些。 (來源:長江日報 記者 翟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