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的是精英思想傾向是可通過測評手段辨認和后天培養。
我們不可能把每個人都可轉化成精英,但我們卻可將個人擺放至相對優秀的位置上。所謂知彼知己,百戰百勝,關鍵在于相對優勢。正當所有大學畢業生都以各大企業為入職目標,某畢業生早已盯上了老家幾個不錯的企業,包括一家跨國企業的小分公司。結果超出她所期望,得到了多個工作機會,最后選取了跨國企業的小分公司,因它提供較規范的鍛煉場所及走向全國舞臺的跳板。
因此,在職場上是否能成為精英,不是最重要,把自己安放在有相對優勢的位置或場所,才是馳騁職場之道。有了想法(理論),需要付予行動(精英的特質六),否則只是空談。以下分享一些可行的方法,把個人轉化成精英的一份子或拉近其差距。
1. 發揮個人所長,找出您自己的適當位置,建立相對優勢
看武俠小說,主角皆天生異稟。你的異稟在什么地方?這個與興趣有很大關系,在別人感覺是苦差事,你卻樂此不疲。印度一位著名交通指揮員,在同一交通樞紐干了一輩子,每天吸引大量本土及外地游客觀看,他工作的地點己成為觀光點。他只是把指揮交通的手法轉化為舞蹈,而且不斷創新。雖然我們不能斷定他具有精英的六種特質,但他是交通指揮員中的精英,應不可置疑。在判斷那里是您自己的適當位置前,首先自我評估,也可借助一些測評工具,找出個人所長,能力、興趣等。在這基礎上,建立個人相對優勢。
2. 制定計劃,大膽行動
如果"買賣就是關系",那么”行動就是成功”。許多職場者的訴求是苦于沒有機會,老板只會罵人,指示不清,工作無所適從。回想剛加入職場不久,在一新公司上班第一天,部門秘書小姐對我說有什么不明便可問她,雖然當時有些錯愕,但回心一想只要別人愿意指導,總是好的。很快我就成為她的小幫工,因所有文件都經她流轉,這促使我很快掌握了部門的狀況,得到許多鍛煉的機會。特別對職場新手來說,行動比計劃更重要,因只有動起來才有所積累,機會才降臨。這不代表計劃不重要,良好的計劃,是免除及減少走彎路的工具,使資源得到更好的運用。不要再磋跎,在個人長項的基礎上,作出職業規劃,勇往直前。
在長遠的職場路途中,我們需不斷尋找適當位置和建立個人相對優勢,不要獨力承擔,多尋求幫助?,F代職場我們不需踏著別人肩膀往上爬,但所有成功人士,無一例外都有許多人相助。
編輯:楊鑫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