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策二:區別對待,量化標準
建立薪資管理體系的目的是規范管理、提高士氣,因此人力資源部在對個別特例進行個案處理時,還是要避免影響全局士氣。對于高端技術、管理人才,由于培養周期,甚至業務方向等因素,到市場上高薪聘請的機會要大一些,也更合理一些。我一直是比較信奉能為公司多掙的人就該多得。一般建議的解決方法是將收入分成兩塊,一塊固定工資,70%左右;一塊浮動工資(獎金,雙薪,紅包——
名目不限),10%~30%左右。如果高薪聘請的高級管理人才的工作是很容易量化的,比如銷售經理,一般都用數字說話。你今年要帶團隊完成多少銷售額,雙方一簽字,年底完成了照協議發獎金就了。但是有的崗位工作不容易量化,也可以用細分描述目標來操作。比如一個業務拓展經理。他到時就拿著這份東西給他的上司一項一項過就是了
。
由于預見到所處行業一些發展的局限性,要進行市場分化,公司高薪請了一位業務拓展經理。請之前老板也跟幾個高層包括HR溝通過他對新業務拓展需要的想法及對這個職位的要求。雖然溝通很有用,但完全聽懂并不可能。新經理的薪酬比有些干了5年的傳統業務經理還高出一截。但通過對這份職位目標說明書的編寫和監督,會讓人看到這里的確很多新的業務不是誰都能干得了,干得好的;與此同時,對老板所闡釋的會給公司帶來的新機會理解得更清晰了;細節的落實讓大家對這個崗位的工作更理解,也不至于覺得這個人拿著高薪其實無所事事。
對策三:調整工資架構,適應展需要
如果說不是每個公司都要有完善嚴密的薪酬體系的話,基本的工資架構還是必需有的。比如薪資等級表。一個職位從最低到最高要有一個工資額度的范圍。真要高薪外聘,只要在這個范圍內就是合理的。實在要跨級,也行。就對用人部門說,你說的這個薪酬水平是高級工程師的,堅持這個數字就調他的級,資歷符合,就改他的職位說明。必須賦予更多的責任,訂更高的業績目標。
編輯:楊鑫 來源: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