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s 專家點評
現代人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忙得找不出時間來了”。每日為工作而庸庸碌碌,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的人,就像常怨嘆錢不夠用的人一樣,是“時間的窮人”,似乎都有恨不得把24小時變成48小時來過的愿望。但上天公平給予每人一樣的時間資源,誰也沒有多占便宜。在相同的“時間資本”下,就看各人運用的巧妙了,有些人是任時間宰割,毫無管理能力,二十四小時的資源似乎比別人短少了許多,有人卻能“無中生有”,有效運用零碎時間;而有些懂得“搭現代化便車”的人,干脆利用自動化及各種服務業代勞,“用錢買時間”。“時間即金錢”,尤其對于忙碌的現代人而言更能深切感受,每天時間分分秒秒的流失雖不像金錢損失到“切膚”的程度,但是,錢財失去尚可復得,時間卻是“千金喚不回”的。如果你對上天公平給予每個人24小時的資源無法有效管理,不僅可能和理財投資的時機性失之交臂,人生甚至還可能終至一事無成,可見“時間管理”對現代理財人的重要性。想向上帝“偷”時間既然不可能,那么學著自己“管理”時間,把分秒都花在“刀口”上,提高效率,才是根本的途徑。
要占時間的優勢,就要積極地“憑空變出”時間來,以下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讓你輕松成為“時間的富人”。
盡量利用零碎時間:坐車或等待的時間拿來閱報、看書、聽空中資訊。利用電視廣告時間處理洗碗、洗衣服、拖地等家事。不要忽略一點一滴的時間,盡量利用零碎時間處理雜瑣事務。改變工作順序:例如做飯時,先洗米煮飯、煮湯、再來洗菜、炒菜,等菜上桌的同時,飯、湯也好了。稍稍改變一下工作習慣,能使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益。此種“時間共享”的作業方式可在工作中多方嘗試,而“研究”出最省時的順序。
批量處理,一次完成:購物前列出清單,一次買齊。拜訪客戶時,選擇地點鄰近的一并逐戶拜訪。較無時效性的事務亦以地點為標準,集中在同一天完成,以節省交通時間。
工作權限劃分清楚,不要凡事一肩挑:學習“拒絕的藝術”,不要浪費時間做別人該做的事,同事間互相幫忙偶爾為之,不要因“能者多勞”而做爛好人。辦公室的工作各有分工,家事亦同,家庭成員都該一起分擔,上班族家庭主婦不要一肩挑。例如,先生的書房、車子;小孩的房間、玩具要求他們自己清理,家事也要分工負責,把省下的時間用來自我充實,做個“新時代主婦”。善加利用付費的代勞服務;銀行的自動轉帳服務可幫你代繳水電費、煤氣費、電話費、信用卡費、租稅定存利息轉賬等,多加利用,可省舟車勞頓與排隊等候的時間。
以自動化機器代替人力:辦公室的電話連絡可以傳真信函、電子郵件取代,一方面可節省電話追蹤的時間內容又有憑據,費用亦較省。而且傳真信、電子郵件簡明扼要,比較起電話連絡須客套寒暄才切入主題,節省許多無謂的“人力”與時間。家庭主婦亦可學習美國婦女利用機器代勞的快速做家事方法。例如使用全自動單缸洗衣機、洗碗機、吸塵器、微波爐等家電用品,可比傳統人力節省超過一半的時間,十分可觀。
事實上,任何一項能力都非天生俱有,耐心學習與實際經驗才是重點。理財能力也是一樣,也許具有數字觀念或本身學習商學、經濟等學科者較能觸類旁通,也較有“理財意識”,但基于金錢問題乃是人生如影隨形的事,尤其現代經濟日益發達,每個人都無法自免于個人理財責任之外。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女人是天生的理財高手”,從現今一般家庭由太太掌管財務的比例較高中似乎得到印證,但從家庭角色分工的角度來看,管家的人管錢也是理所當然的“份內事”,但并不表示女性擅長理財,不然為何在理財專業人士當中,女性的比例又偏低呢?
現代經濟帶來了“理財時代”,五花八門的理財工具書多而龐雜,許多關于理財的課程亦走下專業領域的舞臺,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婦、學生的生活學習當中。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勤儉儲蓄的傳統單一理財方式已無法滿足一般人需求,理財工具的范疇擴展迅速。配合人生規劃,理財的功能已不限于保障安全無慮的生活,而是追求更高的物質和精神滿足。這時,你還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玩金錢游戲”,與己無關的行為,那就證明你已落伍,該急起直追了!
編輯:富文佳 來源:世界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