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每個人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由于教育背景、生活經歷的不同,都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有規律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決定了人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很多情況下,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增加,人對某一事物形成了一定的看法后,在潛意識中即為自己的思路設置了一道保護屏障,遇到他人有不同的看法,會產生排斥,難以理解和接受。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十分固執,常常與周圍的人因為意見不合而爭執不休。這樣的結果是,即使你的意見十分正確,也很難讓人接受,如果對方是上司,就只好十分委屈地被動執行指令,可想而知,工作效果是不會太好的。
在許多情況下,固執己見并非一種聰明的處事方式。我們一直都在強調人要善于適應變化。實際上,當他人的思路與自己不一致時,求同存異、達成共識也是適應變化,并且是更深層次的適應。當自己的想法與他人不同,如果試著暫時放棄自己的觀點,去傾聽一下人家的意見,并按他的說法去做一下,結果也許并不壞。這樣做的好處至少有幾點:
其一,人家的觀點可能比我的更好,由此我可以學習一些新的知識或思想方法;
其二,如果他的看法不如我的高明,實際效果的好壞能使他人認識到我的觀點的合理性從而愉快地接受我;
其三,這樣做體現了一種高尚的妥協精神,可以帶來和諧的人際氛圍,收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我認為人的進步取決于思想方式的不斷改善,人應該善于改造和完善自我,即使是成年人,也應該不斷地改善自己的思維模式。放棄無益的固執,學習傾聽和妥協,這樣可以學得更多,活得更出色。
編輯:富文佳 來源:都市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