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金像獎 劉青云“稱帝”

劉嘉玲與梁朝偉高調(diào)牽手
中國日報網(wǎng)環(huán)球在線消息:昨晚,第26屆香港金像獎頒獎禮在香港文化中心隆重舉行,《父子》成最大黑馬,獲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員五項重獎。而未能趕到現(xiàn)場的鞏俐憑《黃金甲》中性格變化突出的皇后形象拿走最佳女主角大獎,也令這一重要獎項三度收入內(nèi)地女演員囊中。
紅地毯內(nèi)地演員受尷尬
歷年金像獎的紅地毯,都是女星爭奇斗妍的時刻,而對于這個賽前大斗場,她們的心態(tài)也各不相同。沒有得獎壓力的劉嘉玲就能在梁朝偉接受采訪時,繼續(xù)擺嫵媚姿態(tài)供記者拍攝;大笑姑婆楊千女華在留下自己大名那一瞬,更是得意得險些摔倒;擔任嘉賓的宋慧喬、大小S也是一身艷麗長裙,輕松上陣。反觀那些等待著結果的入圍女明星就沒有這么輕松,劉若英穿上了并不招搖的中性西裝;毛舜筠、梁洛施也是素色晚裝現(xiàn)身。
可能是為了彌補張藝謀、李連杰、周潤發(fā)、鞏俐等眾多大腕兒不能出席的遺憾,金像獎組委會為昨晚的頒獎禮請來了眾頒獎嘉賓,除了人氣正旺的韓國演員宋慧喬、權相佑,臺灣的大小S外,更多是內(nèi)地知名演員,趙本山、黃圣依、黃曉明、陳坤、楊子……但就在紅地毯的最后,因為主辦方安排出錯,主持人竟忘記了還有這么多內(nèi)地明星,宣布紅地毯已經(jīng)結束。直到頒獎禮開始前,等待許久的眾多內(nèi)地明星才匆匆走過紅地毯,很是尷尬。新人獎驚喜大于懸念
今年的金像獎充斥著不少新鮮的血液,主持人崗位換上年輕的曾寶儀、張家輝、林子聰,風趣幽默的幾人讓現(xiàn)場氣氛一直很活躍,林子聰和張家輝現(xiàn)場表演的借位熱吻,更是逗得眾人笑不攏嘴,而各類新人獎項中,也是驚喜大于懸念。最佳新演員環(huán)節(jié)中,憑借《我要成名》入圍的內(nèi)地演員霍思燕本來呼聲最高,但她萬萬沒有想到會敗在年紀輕輕的吳景滔手上,這個在《父子》中扮演郭富城兒子的小男孩,用最真實的表現(xiàn)方式贏得了評委的認可。另一新人獎項新晉導演環(huán)節(jié)中,從演員轉為導演,拍攝了自己第一部作品《四大天王》就輕松獲得提名的吳彥祖,雖然事先聲稱對獎項并無期待,但聽到頒獎嘉賓叫到自己名字時,女友的熱淚盈眶,還是表明他對這個自己導演生涯中的第一個獎項并不是不期待。
《父子》成最大贏家
故事講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電影的質(zhì)量,在今年的金像獎中,表現(xiàn)現(xiàn)實題材的影片《父子》成為最終的黑馬,即使之前在北京上映時并沒有得到觀眾的熱捧,甚至票房也沒有想象中的好,但是這類香港電影中少有的文藝片,卻獲得了評委的一致認可,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員五項實在大獎收入囊中,只有在男演員方面,演技已經(jīng)大有提高的郭富城還是落敗給了老戲骨劉青云,畢竟后者已經(jīng)提名八次金像,其中五次都是最佳男主角,此次頒給劉青云也算是情理之中。相反,之前熱度很高的杜琪峰兩部作品《放·逐》、《黑社會2》卻是顆粒無收,想來金像獎評委已然厭倦了這種港產(chǎn)本土類型片。鞏俐、周迅勇奪女演員獎
入圍今年金像獎的兩部內(nèi)地影片,提名13項的《黃金甲》和曾代表香港地區(qū)參加奧斯卡的《夜宴》一直是關注焦點。雖然沒有想象中熱烈,但鞏俐、周迅分別獲得的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算是為內(nèi)地影人爭口氣。從前年章子怡獲得最佳女主角,到去年的周迅、今年的鞏俐,內(nèi)地女演員已經(jīng)占據(jù)絕對主流地位,這除了是對她們演技的肯定,也正突顯出香港電影的弊端——新舊青黃不接。此外,獲得亞洲電影大獎的《千里走單騎》也算是對內(nèi)地影片的一種認可。
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
第26屆金像獎的最大贏家可能不是譚家明,而是鞏俐,無論是拍宣傳照還是最終頒獎,均人不到場,卻依靠《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么一部表演上在內(nèi)地都沒找到認同的電影,捧走了最佳女主角大獎。可以想象,金像獎無論是對于張藝謀還是鞏俐,大概分量都不夠重,人家的目標在奧斯卡。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金像獎的吹捧讓鞏俐獲得華語影壇上的超然姿態(tài)——明明梁洛施在《伊莎貝拉》里的表演清新可喜得多,可惜對于這個新媳婦,金像獎想的是不宜肯定得太早,還得再熬熬她,該獎項的選擇可謂偏見和傲慢。
劉青云獲得影帝,卻是一個情感上的選擇。八次獲金像獎提名,八次落空,幾乎所有的港片粉絲大概都曾為劉青云扼腕嘆息。這么多年,這張黑得很有個性的臉已經(jīng)是記憶中最親切的臉之一,演技早就博得了天下的認同,獎項運卻差了一點。雖然《我要成名》片子本身的素質(zhì)一般,但大家都太希望這個時候劉青云能獲得一個獎項,以止住這幾年的下滑趨勢。
譚家明同樣是一個在評委與觀眾心目中都占有情感優(yōu)勢的導演,這位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新浪潮電影的重要人物,被公認為香港最有才華的導演,十七年來沒有再拍片,去年重出江湖的《父子》,是挾著怎樣的期待和聲望而來。《父子》是一部好片子——這是對導演而言,“導演的導演”這個名號不是徒有虛名,譚家明的剪輯如此有張力,鏡頭語言方面堪稱大師。然而對于普通觀眾而言,《父子》的故事卻難免有過時和簡單之嫌。
杜琪峰卻難掩失意。《黑社會2:以和為貴》與《放·逐》的品質(zhì)都讓人稱道,但同時有兩部作品入圍的人通常風光在前,失意在后,以金像獎的評選過程來說,兩部作品入圍就等于分散選票。
最后感謝金像獎沒有把最佳導演和最佳電影頒給《滿城盡帶黃金甲》,這個選擇實在太理智了。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 《父子》
最佳導演 譚家明 《父子》
最佳編劇 譚家明、田開良 《父子》
最佳男主角 劉青云 《我要成名》
最佳女主角 鞏俐 《滿城盡帶黃金甲》
最佳男配角 吳景滔 《父子》
最佳女配角 周迅 《夜宴》
最佳新演員 吳景滔 《父子》
最佳攝影 劉偉強、黎耀輝 《傷城》
最佳剪接 鄺志良 《墨攻》
最佳美術指導 霍廷霄 《滿城盡帶黃金甲》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奚仲文《滿城盡帶黃金甲》
最佳動作設計 袁和平 《霍元甲》
最佳音響效果 Nakom Kositpaisal 《鬼域》
最佳視覺效果 吳炫輝 《鬼域》
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音樂 金培達 《伊莎貝拉》
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歌曲 菊花臺《滿城盡帶黃金甲》
作曲:周杰倫 填詞:方文山 主唱:周杰倫
新晉導演 吳彥祖 《四大天王》
最佳亞洲電影 《千里走單騎》 中國
專業(yè)精神獎 文潤玲
世紀成就大獎 邵逸夫
編輯:富文佳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