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Didier Zheng(右)和兩位嘉賓在探討。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本月,國內第一檔專門討論同性戀話題的視頻節目《同性相連》在鳳凰網上開播,同時推出的還有內地首位公開同性性取向的主持人。
與節目組最初預計可能帶來的反對聲潮相比,目前知道該節目的公眾多數持理解和支持態度。
開播
同異性探討同性戀話題
4月5日,“同性相連”節目的制片人攜主持人在鳳凰網向網民問好,4月12日,《同性相連》節目第一次進入正題,鳳凰網的這檔同性戀話題的節目正式開播。
4月12日推出的話題是“同性戀電影是否適宜公開放映”。持不同觀點的兩派就此展開針鋒相對的討論:一方提出同性戀電影容易誤導年輕人;另一方則認為真實的性取向不會因模仿而改變……
節目邀請到的嘉賓包括已公開自己同性性取向的知名電影編劇程青松,他一邊倒地支持第二種觀點,認為真正愛惜孩子的家長應當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和取向。
經過一番辯論,雙方并沒有在觀點上達成一致,但在感情上卻有了不同程度的相互理解。作為反對方代表的異性戀者白小姐告訴記者,“他們不像我想象中那樣可怕。”
按“同性相連”既有的安排,該節目每周四下午在鳳凰網以視頻直播方式推出,前半段圍繞一個專門的同性話題展開討論,到場嘉賓包括與之有關的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后半段推出一名由同性戀者充當的“溝通大使”,邊闡述自己的生活觀邊介紹自己的各項條件,最后留下網絡聯系方式以結交同性朋友。
幕后
推出前曾擔心不被接受
據了解,“同性相連”節目誕生前曾有過爭議。
該節目的制片人剛剛告訴記者,今年2月份他在一則新聞里看到有人將鳳凰衛視列為對同性戀人群最為友好的媒體,當時適逢他所在的欄目組要推出新一季視頻節目,“鳳凰衛視和鳳凰網屬同一媒體集團,我想正好可以把人文關懷繼續下去”。
于是,剛剛草擬了一份節目策劃案找公司上層領導商議,領導們對創意本身均表示支持,但具體操作上仍有擔心。剛剛說,當時有領導提出,“會不會話題太敏感?網民能不能一下子接受?”
剛剛向領導詳細解釋了節目的定位,即作為“溝通同性戀者與非同性戀者的橋梁”,盡量安排相對寬松的話題來討論,讓同性戀者和非同性戀者在平等氛圍下溝通,對同性戀文化則不做刻意的強調和渲染,更不鼓勵去嘗試同性性行為,特別是交友環節,堅決杜絕一夜情、MB(Money
Boy,男妓)等出現。
最終,該節目獲得支持和通過。
進展
主持人選取同性戀者
該節目挑選的主持人,是公開同性戀者身份的Didier Zheng。
這是一個27歲的男青年,由于擁有7年的海外留學經歷,在節目中他言談舉止落落大方。
節目制片人剛剛告訴記者,Didier
Zheng原先是一家公益基金會的職員,并沒有主持視頻節目的相關經驗,之所以選他,是因為他認同自己的“同志”身份,有平和的情感觀和穩定的道德觀!耙簿褪钦f,他能承受住曝光身份可能帶來的壓力!
剛剛介紹,在確定Didier
Zheng之前,節目組曾通過私人渠道向文藝圈和金融界內已小范圍曝光身份的20余名同性戀者發出邀約,結果均遭拒絕。此后,節目組同7家與同性戀相關的網站、公益組織、社會團體合作,面向男女同性戀者公開征募主持人,報名應征者達800人之多,但最終篩選的結果是Didier
Zheng。
篩選過程中,發現有60%多的同性戀者表露出對節目開播的過度興奮,以及對社會環境的抱怨情緒等。剛剛說,這說明同性戀族群有希望與大眾取得溝通的迫切愿望,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長期封閉在小圈子中所帶來的壓抑感。“這也更堅定了我把節目做下去的想法!
反響
多數網民持理解支持態度
4月5日、4月12日“同性相連”播出兩期,受到了多數網民的歡迎。
在節目開辟的網上論壇里,70%以上的觀眾留言表示理解和支持。網名為“輝”的一名觀眾在論壇里寫道:“同志也是納稅人,應該享有平等的權利!爆F實生活中,節目組工作人員也收到了不少電話,對節目的開播表達支持和祝愿。也有人表示了驚訝,網民“悲情王子”留言說:“中國社會已經可以開放到這樣?”
雖然得到多數網友的理解,不過節目開辟的“溝通大使”交友環節,還是給節目帶來一些非議。有網民留言:“對同性文化不支持也不反對,但拿來傳播則不以為然。”也有人說:“誰有這個嗜好就背著人玩,說出來惡心!”
對于這些評論,制片人剛剛說,“要比預想中平靜很多。”“至少目前沒有人找我們吵鬧,干擾節目的正常播出!彼J為,節目能夠引起這樣的討論是好事,理解總是在相互交流碰撞中最終形成。
對話主持人
“公開亮相沒影響我的生活”
記者:做這個節目有沒有壓力?
Didier
Zheng:有一點,但主要是怕節目做得不夠好,公開以“同志”身份亮相沒有壓力,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挺支持我的,生活上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現在上下班還是坐地鐵。
記者:接節目之前也沒有疑慮嗎?
Didier
Zheng:完全沒有。7年多的法國留學經歷讓我非常熱愛自己,熱愛自己的性取向。我覺得我天生就是這樣的,也完全有權利告訴其他人。21歲那年,我把這個小秘密告訴了在法國的老師,他很愉快地接納了,后來我同樣順暢地告訴了其他人。回國之后,我對自己的同志身份也毫不避諱,而且從沒有因此受到不公平待遇。
記者:這個節目在哪一點上比較吸引你?
Didier
Zheng:能夠部分表達“同志”的心聲。提到“同性戀”很多人會跟“疾病”“不正!睊煦^,我們這個節目就是想展示這個群體生活化的一面,讓大家以平和心態接受這部分人的存在。做完首期節目后,不少“同志”朋友說挺喜歡,節目說出了他們的一些心里話。
觀點
反映了社會開明
對于同性戀專題視頻節目的出現,著名傳播學學者、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展江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社會包容和開明的程度。
曾對同性戀問題做過專門研究的人大法學院博士郭曉飛認為,同性戀專題節目開播有利于避免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之間的互相傷害。他舉例說,以往的一些案例顯示,一些異性戀者因配偶是同性戀而在離婚時要求過錯賠償,部分法學專家認為同性戀者和異性結婚是對配偶的欺騙和傷害。但尷尬的是,過去同性戀者沒有被給予環境去公開身份及表明性取向。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去年公布的數據,我國目前約有3000萬同性戀者,其中2000萬是男同性戀者,常住北京男同性戀者約有30萬人。
編輯:富文佳 來源:人民網(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