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百家講壇》《見證·影像志》《探索·發現》《走近科學》《第十放映室》《百科探秘》《大家》……一個個并非站在大眾娛樂中心的欄目,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目光,甚至成為最受大眾關注的文化熱點。昨天記者從央視內部人士處獲悉,今年上半年的央視索福瑞調查表中,10套的收視率明顯高于其他主流頻道,甚至超過6套(電影頻道)和8套(電視劇頻道)。一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冷門頻道”,是如何成長為央視如今最具成長力的頻道的?快報記者近日赴京深入央視10套,試圖揭開其崛起之謎。
現象
央視10套
由小眾變大眾
在南京市國稅局上班的劉先生是個10套迷。他說:“央視10套的好節目很多,《探索·發現》《第十放映室》《走近科學》《百家講壇》《大家》等等,家里八成以上的電視時間都被10套霸占著,基本上沒時間看別的臺。最‘可惡’的是,每到放長假的時候,10套總會搞幾個專題節目,把我牢牢地拴在電視機前,不能出去玩。我覺得10套是我心目中最好的頻道了。跟美國的國家地理頻道相比,10套關于自然探索的原創節目還是有不少差距,但人文類節目就不比老外的差了。”
南京師范大學年輕教師張先生說,10套的很多系列節目都是值得一再回味、反復觀看的。像以前的《留住手藝》就是個大手筆,不僅多次重播,還出VCD發行到海外。還有《見證·影像志》,它的包裝甚至在細節上都很有文化底蘊和中國氣息。精美、雅致、文化都融入了節目,他甚至開始籌備一篇論文,好好研究一下10套現象。
目前,央視10套在觀眾中確實不是一般的熱,已經由知識分子愛看的小眾頻道變為深受不同年齡層次、各種職業人群喜愛的大眾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