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農業部總經濟師張玉香表示,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部、省、縣相互配套、互為補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張玉香25日在農業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截至2006年底,全國已建設國家級(部級)質檢中心323個,涉及種植、畜牧、獸醫、漁業、農墾等各個行業,檢測項目涉及到農業環境、農業投入品和農業產出品等農業生產的全過程;省地縣級農產品檢測機構1780個,很多省份在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配置了必要的速測設備或自檢設備,有力地推進了基地到市場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根據農業部的規劃,到2010年,國家還將在現有基礎上,投資裝備1個部級農產品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42個部級專業性質檢中心、15個部級優勢農產品區域性質檢中心、36個省級綜合性質檢中心和1200個縣級質檢站,進一步提升農業質檢機構檢測能力和水平,省級以上質檢機構檢測能力基本達到發達國家同類質檢機構水平。
張玉香還表示,在積極構建高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同時,農業部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截至目前,累計出臺國家標準800余項,行業標準2380項,地方標準8000余項,形成了以國家和行業標準為主體、地方標準為配套、企業標準為補充的農業標準體系。(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