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五河十路”兩側綠化帶和綠化隔離帶建設形成規模。“五河十路”綠色通道建設工程是首都生態環境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構筑首都平原生態屏障的骨干工程,“五河十路”綠色通道建設工程從2001年春開始實施,到2004年基本結束。2007年又實施了京承路二期綠化。到2007年底,“五河十路”累計綠化長度1090余公里,綠化面積達到25157.07公頃。按照1993年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北京規劃市區實行“分散集團式”布局。北京市綠化隔離地區是指在城市中心區和10個邊緣集團之間,以及各邊緣集團之間用成片的大綠帶進行隔離,防止城市中心地區與外圍組團之間連成一片,避免城市“攤大餅式”的發展。綠化隔離地區總面積為240多平方公里,規劃實現綠地面積125平方公里,經過7年的努力,綠化隔離地區在綠化建設、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到2006年底,綠化隔離地區實現綠化總面積126.41平方公里(12641公頃),種植各類喬、灌木3000多萬株。
五是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形成。北京市位于華北平原西北隅,地形明顯的分為山區、平原和城區,經過50多年的造林綠化建設,逐步形成了山區以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為主、平原以防沙治沙林和農田防護林為主、城市綠化隔離地區以景觀生態林和公園綠地為主的綠化格局。2000年,市政府正式提出要建設山區、平原和城市綠化隔離地區三道綠色生態屏障。目前,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形成。到2007年底,山區95%以上的荒山實現綠化,形成林木蔥翠、綠繞京城的山區綠色生態屏障。平原地區形成以綠色生態走廊為骨架,點、線、面,帶、網、片相結合,色彩濃重、氣勢渾厚的高標準防護林體系。綠化隔離地區累計綠化面積6萬公頃,實現綠色環抱北京城的目標。
六是自然保護區建設得到加強,加大了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到目前,全市共建立自然保護區20個,總面積13.42萬公頃,占北京市國土面積的8.18%。
七是北京奧運場館綠化工程進展順利。
北京共有奧運比賽場館31個,其中,23個有專項綠化任務,8個比賽項目場地有綠化調整或沿線綠化任務。
目前,已有五個場館完成綠化任務。它們是:豐臺體育場,已完成綠化任務。沙灘排球場:綠地面積3.3公頃,共種植喬木800余株,灌木900余株。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綠地面積55公頃,共種植喬木6909株,灌木1.5萬株。北京射擊館和飛碟靶場:綠地面積13公頃,已基本完成綠化種植工作。另外,奧體中心體育場、奧體中心體育館、英東游泳館、曲棍球場和射箭場等5個場館,正在實施綠化;還有13個場館等具備綠化施工作業面后,立即進場施工。
8個有綠化調整或沿線綠化任務的比賽項目場地也已經展開綠化工作。(來源:中國網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