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今年9月20日,是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0周年紀念日。20年來,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如今,中國網民總人數已超過1.62億,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互聯網已經成為眾多國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近年來,隨著中國互聯網應用的日益豐富,單一的網民群體開始分化,出現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新“網客”。最近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社會新詞匯中,“曬客”、“印客”、“威客”等收錄其中。這是繼“博客”、“播客”等之后,又一批新“網客”正式進入漢語言體系。
從今天起,我們推出“新網客掃描”系列報道,與您一起走近這些“網絡部落”。
曬客,無疑是2007年網絡上最流行的詞匯之一。8月份教育部公布的171個漢語新詞里,就包括了“曬客”。現在,這個群體正異常活躍于曬客專業網站和各種各樣的BBS之中。
從工資到股票
參“曬”內容無所不包
最初的曬客,是那群將自己的工資條拿出來展示的網友,他們往往會在網上公開自己的工資有多少、獎金是多少、車貼是多少、福利有多少等信息,引來眾多應和者。
“應屆畢業,上海,事業單位,工作8個月。2000×3(實習期)+2150×5(轉正)+200×8(交通補貼)+350×8(住房補貼)+200(電話補貼)+50×3+100×3×2(伙食補貼按季度,第一季度50)+400(高溫補助)+100×3(協議補助)+2150(年底雙薪)+2000(新人年終獎)=6000+10750+4400+950+700+4150=26950”。
這是一份在網上廣為流傳的上海一位熱能專業畢業生的工資單,一長串的數字詳實地羅列出了8個月的工資收入情況。另外還有“蘇北外企慘淡工資單”、“武漢小警察收入”、“北京普通中學教師的工資單”……類似的自曝工資行為不勝枚舉。其中最有名的“曬工資”,當屬北京大學副教授阿憶在博客上公布自己月收入4786元的工資條,引發了一場關于大學教師收入的爭論。
在一些“曬工資”的網上論壇上還能看到,從公務員到公司秘書,從剛畢業的大學生到碩士畢業6年的“金領”,公布工資條的帖子比比皆是,而且點擊率和人氣都很可觀。
除了工資,曬客還熱衷于“曬”衣服、“曬”孩子、“曬”感情、“曬”美食,甚至“曬”基金、“曬”股票……
2006年才在互聯網上嶄露頭角,曬客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順利地從一小群人的詞匯變成公認的新群體?
一些網民認為,“曬”可以成為網民之間提供相互交流、傳遞情感的渠道,許多在生活中不便與同事朋友交流的話題可以貼到網上和陌生人交流。一個叫“謙謙君子”的網友認為,“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曬’隱私不僅讓自己壓抑的情緒得到舒緩和宣泄,有時候還能得到許多網友的真誠安慰,這種方式很好。”
專家認為,這就是“曬”的魅力。現代社會中,網絡作為傳播社會信息的一個平臺,其自由性給網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表達渠道,曬客說出了現實中可能需要遮掩的內容,將個人的情感、經歷統統拿出來分享,“曬”出來的真實故事更容易引起旁觀者共鳴,實現了網絡和現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