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的戰略思路
當前,我國還處于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歷史階段,反腐敗是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任務。為了更好地解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的突出問題,必須深刻領會和正確把握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關于反腐倡廉重在建設的基本思路,把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戰略方針貫徹落實到反腐倡廉的各項工作中去。
深化指導思想。黨的十六大以來,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反腐倡廉工作這個根本指導思想的前提下,黨中央根據實踐的發展,進一步提出“圍繞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開展反腐倡廉工作”,“把服務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必須把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障”,“認真學習黨章,自覺遵守黨章,切實貫徹黨章,堅決維護黨章,努力促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等要求。這些要求,是反腐倡廉建設指導思想的深化,必須全面貫徹落實到反腐倡廉建設的實踐中去。
完善戰略方針。上世紀90年代初,針對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腐敗現象在一些領域滋生蔓延的情況,黨中央提出反腐倡廉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黨的十六大以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黨中央適時提出“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反腐倡廉戰略方針”。堅持這個方針,要求我們正確處理懲治腐敗和預防腐敗的關系,自覺推動反腐倡廉由標本兼治、側重治標向懲防并舉、注重預防轉變,做到懲治和預防腐敗兩手抓、兩手硬,以更好地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勢頭。
構建懲防體系。黨的十六大以來,胡錦濤總書記多次指出,教育不扎實、制度不完善、監督不得力,是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2005年1月,黨中央頒布了《實施綱要》。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戰略任務的提出和《實施綱要》的頒布,反映了我們黨反腐倡廉認識的深化以及工作思路、工作方式的完善,需要我們積極地抓好落實,形成中國特色國家廉政體系。
拓展防腐領域。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變化,拓展反腐倡廉工作領域,就是要抓住防止謀取非法利益這個重點,著力治理商業賄賂等行為;抓住正確行使權力這個關健,著力建立健全有效監督權力運行的體制、機制、法制;抓住思想道德教育這個基礎,著力加強面向全黨全社會的廉政文化建設;抓住維護群眾利益這個根本,堅決防止和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把反腐倡廉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之中。拓展領域,就是要將反腐倡廉工作的范圍延伸到過去涉足不多或尚未涉足的領域,更加積極地尋求反腐倡廉的著力點,拓展反腐倡廉的空間,在各個領域形成有效防范腐敗的戰略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