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強:今后仍將堅持開放式創新但同時要兩條腿走路
[張曉強]確實,隨著我們的發展,我們也感到主要通過利用外資來引進技術,也存在著需要改進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的高技術產業,特別是IT制造業,通過利用外資快速發展,規模到了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水平,自己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少,因此這個產業存在著大而不強的問題,這是需要高度重視的。
如何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促進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我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定里面已經闡述得非常清楚了。
中國要增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包括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所以應該說,中國今后所推進的增強創新、發展高技術產業,仍將是一種開放式創新,是開展國際合作的、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創新。
總結過去的經驗,我們也確實清醒地看到,就像您剛才提到的,在合資和引進技術之中,一些最核心的技術,有錢人家也不賣給你,這也是一個客觀現實。因此我們今后在國際技術合作和利用外資上,一定要堅持兩條腿走路,要大力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對一些重要的技術,通過我們的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和國外的合作伙伴們,按照優勢互補、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繼續開展技術引進和高技術產業合作。
張曉強:仍會支持有條件的內地企業到香港融資和上市
[香港商報記者]請問張主任,在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香港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未來會不會有相關的合作正式推出?您剛才提到企業融資的問題,香港是融資的平臺,但是現在國內的融資市場也發展得這么快,國家會不會支持更多的高技術企業在國內上市而不是到香港上市呢?您提到高交會期間會和深交所簽訂一些合作協議,我們想了解一下。
[張曉強]首先我想說,在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在引進技術、引進資金、開展國際交流等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香港回歸以后,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如何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架構下,更有利于香港的繁榮穩定發展、香港和內地的共同發展,始終是中央政府高度重視的。在全國人大批準的“十一五”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當中專門有一段鼓勵香港繼續積極發揮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等中心地位的優勢,在多個領域開展和內地企業的合作,這也包括高技術產業融資方面。
因此,在很多高技術企業在內地資本市場上市的同時,我們仍然會支持有條件的內地企業到香港的資本市場融資,包括上市。當然,新世紀的高技術產業合作也要與時俱進,香港在學習國際的先進技術信息、國際網絡方面有更多的優勢,內地在研發制造上有優勢,兩者的優勢要更好地結合,實現共贏。(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