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節:中國文化節(年)傳遞華夏文明與友誼

“中國年”開幕式于2007年3月26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大禮堂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出席并致辭。
當16位身著中國少數民族服飾的少女快步登上舞臺時,莫斯科大學新圖書館禮堂內頓時一片肅靜,全場觀眾屏住呼吸,享受著由中國大學生獻上的一場精彩視聽盛宴。
這是9月4日第五屆中俄大學生藝術聯歡節的開幕演出。燈光由暗漸明,延邊大學女生們獻上的群舞《美阿里》一出場,便撥動觀眾的心弦。歡快的腳步、柔美的舞姿、濃郁的東方民族風情,博得了陣陣掌聲。
北京大學同學帶來了無伴奏混聲小合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13位歌手“各司其職”,和聲渾然天成、美妙至極,仿佛把聽眾帶到了美麗的內蒙古草原。
南京藝術大學的4名小伙子帶來的民族鼓樂《龍騰虎躍》令觀眾們如癡如醉,心動如潮。鼓點時而舒緩,時而緊湊,時而如雨點般輕敲,時而如雷鳴般狂野。一曲終了,鼓聲戛然而止,整場肅然,片刻后掌聲大作。
“太喜歡這場演出了!每個節目都那么棒!”莫斯科大學心理學系一年級學生娜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難掩心中的興奮,“中國學生的藝術水平令人驚訝!”
這樣的演出,是規模空前的俄羅斯“中國年”200多項活動中的一個。“它給俄羅斯人帶來了巨大的文化震撼。”俄新社政治觀察家科瑟列夫對“中國年”產生的影響頗為感慨。
親身體驗到這種巨大文化震撼的,不只是俄羅斯人。近年來,中國文化節(年)頻頻在海外落地:2002年的“中日文化年”和“中韓國民交流年”、2003年至2005年的“中法文化年”、2004年的“中華文化非洲行”、2005年的美國“中國文化節”都曾轟動一時。2007年,除了俄羅斯“中國年”和“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中國還在西班牙、德國、意大利、比利時、匈牙利、以色列等國舉辦“中國文化節”。
成功啟示錄:通過與其他國家政府合作,在國外舉辦“中國文化節(年),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集中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其所產生的效果和影響都是極其深遠的,遠非單一文化活動所能比擬。作為“中國文化節(年)”的主導者,政府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政府既能集中優勢資源,提升活動檔次和規模,增進國外公眾對中國的了解,又能在組織民間和社會力量有序參與“文化節(年)”的過程中,大大推動中國文化企業和團體走出去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