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9日報道:黨的十七大新聞中心10月8日正式啟用,本次黨代會一系列針對境外記者更為開放和人性化的服務措施也陸續浮出水面。
中心負責接待海外媒體的人士透露,本次黨代會將允許部分境外媒體攝影記者進入會場的一層進行采訪,而以前只有少數國內主要媒體享有這一近距離拍攝國家領導人和代表的特權。
其他的措施還包括為境外記者特別安排一些他們感興趣的集體采訪活動。
中外記者翻閱相關資料(中國日報 姜東 攝)
境外記者如有采訪大會代表的要求,可以向大會新聞中心提出書面申請,也可以在新聞中心網站上填寫《采訪申請表》。代表本人同意接受采訪后,新聞中心會通知該記者并安排代表接受采訪。
十七大新聞中心副主任、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祝壽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十六大期間代表團討論向中外記者開放3次,開放代表團15個。十七大期間,代表團的開放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受到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海外記者報名采訪十七大十分踴躍。
新聞中心有關統計顯示,截至到10月8日,報名采訪十七大的境外記者已達1033人,其中香港媒體34家、273人,澳門媒體5家、19人,臺灣媒體13家、50人,外國媒體41個國家、206家新聞機構、691人。已經超過采訪十六大的境外記者人數(859人)。
設在北京梅地亞中心的媒體中心井井有條,大廳里懸掛著紅底白字的歡迎條幅,設有醒目詳細的指示標牌。而錯落懸掛的“中國結”和大紅燈籠則讓整個媒體中心充滿了喜慶和吉祥的氣氛。
除了更開放的媒體政策,新聞中心的負責人表示今年的媒體中心在其硬件服務上也多有創新。
據介紹,新聞中心分為7個功能區,其中,圖片服務室和廣播電視服務室為新增設的兩大功能區。
由新華社負責提供服務的圖片服務室已經準備就緒,在這里平面媒體可免費獲得十七大的實時圖片。同樣,由中央電視臺負責的廣播電視服務室也將向海內外廣電媒體提供有關電視素材和先進的影視傳輸設備。
境外媒體記者可以在這里享受免費的飲料,網絡服務,實時的有關大會的圖片,廣播和電視信號。
接受《中國日報》采訪的境外記者表示,相較于以前單純的對人事變動的關注,這次采訪他們則更多的聚焦于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
來自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的Olga Tanasiichuk說,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還有新老文化的融合更替是她最感興趣的領域。她表示如果可能的話,她希望借著五年一次的黨代會機會采訪盡可能多的領域。
來自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的Olga Tanasiichuk翻閱相關資料。(中國日報 姜東 攝)
作為一個在中國呆過10年的老朋友,Olga曾經參加過16大的采訪。她表示她對人事變動不是很敏感。
“和西方國家不同的是,中國的政策連續性非常好,并不會因為領導交替而對政策帶來太大的影響。這點非常的重要,”這位中國通這樣表達她對中國領導層的理解。
英國廣播電臺駐北京記者白麥克表示他關注的點包括人事變更和本屆政府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等理念。
而來自鳳凰衛視的資深評論員曹景行表示他主要關注本次大會要決定的海峽兩岸政策的新走向,以及執政黨會對目前中國社會發展當中遇到的問題給出怎樣的解決方案。
作為十七大的序曲,16屆七中全會將于10月9日在北京召開。按照9月份政治局會議即定的日程,本次全會將討論提交給十七大的報告和黨章的修改草案。
(《中國日報》記者 吳姣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