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大代表、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 接受宗多媒體采訪。何萌攝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18日下午,十七大代表、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在新聞中心接受了美國僑報、英國金融時報、日經新聞和鳳凰衛視、香港電臺、亞視新聞等十多家記者的聯合采訪,分析了當前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良好機遇。
他表示,近幾年中國信息產業發展保持了高速增長,年增長速度超過25%。十六大時,中央提出把信息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優先發展,今年的十七大報告中,胡總書記又談到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問題,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中把信息產業放在了首位,體現了國家對信息產業工作的高度重視。技術的快速革新促進了管理模式的改變,并與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共同支撐起了信息產業的發展。這些都是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但是中國信息產業起步晚、技術投入少、原創專利申請數量少,直接影響了中國信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此,信息產業部連續7年向企業公布國內外專利申請與發布情況,中國的企業及其領導對專利信息逐漸從被動獲取變為主動了解,已經意識到專利和技術的重要性,變化非常明顯。他還說,信息產業部還推出“重大發明”的評選,引導企業參與知識產權的國際和國家標準的制定,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家又提出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重視技術競爭,進一步提高企業競爭力。相信在將來的發展中,中國的企業在技術上會有更高的飛躍。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