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環(huán)球在線消息:“我見過比這大上百倍的雪,但沒見過這么奇特的雪災。”生活在俄羅斯、加拿大等多雪國家的人通過媒體,看到連日來中國南方地區(qū)雪后馬路上冰層堅硬如鐵、覆蓋冰層的高壓電線有成人大腿般粗的情形時,都表示驚訝,他們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對北方國家來說,“萬里雪飄”是家常便飯,但“千里冰封”的景象的確不太常見。的確,世界這些天下雪的地方很多,但雪的新聞全集中到了中國。5年前非典爆發(fā)時,世界對中國采取“隔離政策”,但眼下對中國雪災的報道后面,跟的卻大多是充滿善意的留言。“中國領導層緊急行動,限制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中國在節(jié)日前與天災斗爭”、“中國承諾確保能源供應”,29日各國媒體此類標題代表了外界的基本態(tài)度。路透社29日寫道,“這就像是當年SARS爆發(fā),雖然阻止了全國經濟血脈的流動,但只會造成短期困難”。很顯然,世界并沒有對中國產生悲觀。
“中國政府緊急行動”
中國這場冰雪成為2008年全球第一場大災害。它已迅速取代政治議題成為世界報道中國的新熱點。“中國遭雪災襲擊”的新聞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已經進入瀏覽量前十名,比“肯尼迪家族支持奧巴馬競選總統(tǒng)”的排名還靠前。
對中國持批評態(tài)度的西方媒體,這兩天以同情的筆調描述這個東方大國發(fā)生的罕見雪災。西方媒體一向“報憂不報喜”,對于災難報道,關注災難本身往往大于關注政府的救災行動,就是對本國政府也很少例外。但中國政府的抗災能力當前備受關注。路透社以“中國與惡劣天氣帶來的混亂作戰(zhàn)”為題報道稱,中國政府已經要求采取緊急措施,治理因惡劣天氣帶來的混亂交通狀況,以及能源和食品供應緊張問題。中國總理星期二說,惡劣天氣已經危及人民生命,而且破壞了新鮮食品、煤炭、石油和電力的供給,能源緊張狀況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但最困難的階段還沒有過去,中國已經有一多半省市自治區(qū)遭遇限電。報道稱,現(xiàn)在,中國正在渴望向外界展示其交通網(wǎng)絡和基礎設施能夠應對舉辦奧運會的需求。不過,對于數(shù)百萬中國工人來說,目前最為緊迫的難題就是如何回到家鄉(xiāng)與親人團聚過春節(jié)。
法新社29日以“中國領導人緊急行動,限制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為題報道稱,中國領導層周二緊急行動,希望限制半個世紀以來的最惡劣的天氣影響國民經濟,中國總理溫家寶視察湖南長沙表明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從北京出發(fā),但是必須首先降落到湖北,因為湖南氣候不適宜于飛機降落。溫總理向民眾承諾一定會讓他們回家過年。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網(wǎng)站上每隔幾個小時就有一條有關中國雪災的消息。與前幾天的幾乎全是受災的情況相比,29日《聯(lián)合早報》的即時消息中關于中國采取的各種抗災措施的消息達到了8條,災情消息僅3條。《聯(lián)合早報》網(wǎng)引述中國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王振耀的話稱,當前影響南方多省的雪災是五十多年來中國救災工作遇到的非常特殊的自然災害,其復雜程度已經超過了1998年的抗洪,并稱有關方面正計劃動用軍用直升機參與救援。當天上午,《聯(lián)合早報》還刊登了一條引人注目的消息,稱“中國共產黨中組部日前還發(fā)出通知,黨員領導干部抗御雨雪表現(xiàn)將影響升遷”。據(jù)報道,該通知要求受災地區(qū)各級領導干部深入抗災救災第一線,并明確表示要把領導干部在這次抗災救災中的表現(xiàn),作為今后干部使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