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仍然很平靜
在西方媒體的中國新聞后面,往往會留下許多批評的留言。不過,在英國《泰晤士報》、英國廣播公司等主要媒體報道數百萬中國人回家過年由于雪災被困的消息后面,很多英國網友都在該網站消息后發表評論表示同情。在《泰晤士報》網站上刊登“雪災導致20萬人被困車站”的消息后,有網友不理解為什么這么多中國人非要在同一時間回家,因而造成交通混亂時,另一些自稱曾在中國生活過的網友就解釋稱,中國春節就像西方的圣誕節一樣,是一定要和家人團聚的日子。
《環球時報》駐日本記者隨機采訪了十幾名日本人。對于中國的雪災,一位日本工程師說:“在日本,雪是吉利的兆頭,所以即便成災,想來不會和人為難太久吧。”另一位比較熟悉地理的人驚訝地說,廣州與日本最南端的沖繩緯度相差不多,沖繩是日本人冬季避寒的旅游勝地,沒想到在中國溫暖的南方竟然會發生這么大的雪災,確實讓人“措手不及”。去年底剛回到日本的前駐中國大使館公使井出敬二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東京也是一個不經常下雪的地方,一旦下雪后交通堵塞,也給人們帶來各種不便,因此他非常理解中國受災地區人們現在的心情。井出說,他在中國工作的時候,曾多次到大雪受災地區出差或者訪問,還和當地的很多人交了朋友,他現在首先為這些朋友祈禱平安,希望災害不要繼續擴大。井出敬二還稱,他對這次中國南方罕見大雪災的氣候等原因表示關注,因為他回國之后還想繼續對日中的環境交流而盡力。一位日本中年婦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她通過電視媒體知道中國目前所面臨的嚴重雪災,她在表示對遭雪災人們的同情后也說:“這是不是環境問題變得更加嚴重的一個表現呢?值得我們深思。”
1月28日,武警戰士在上海站站前廣場維持秩序。當日,罕見的暴雪和凍害給上海鐵路春運造成了極大影響。由于列車晚點,上海鐵路局進入緊急狀態,宣布“全面停止售票”(除上海―南京、上海―杭州動車組外),并應急安置約3萬滯留旅客。 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印度斯坦時報》編輯帕拉維一見到《環球時報》駐印度記者就立即提到中國的大雪災。他說:“我從電視畫面中看到,此次雪災給中國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麻煩。那么多中國人由于大雪滯留在機場和火車站,還有很多地方因大雪停電、停水、道路中斷。我看到鋪天蓋地的雪片,渾身就打哆嗦。不過,車站上的中國人似乎很平靜,一個挨著一個,很有秩序。”
德國洪堡大學的菲德勒博士對中國火車站人頭攢動,高速公路上的長龍深有感觸,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透過這個現象可以看出相關政府部門的預警機制是缺失的,按道理中國那么多人出門,知道要下這么大的雪,肯定會出現問題,但是一些信息沒有及時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