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為隆重慶祝偉大祖國成立60周年,充分展示建國以來甘肅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全面反映甘肅各族群眾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甘肅、加快工業強省的成功實踐,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于2009年9月13日——18日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全國網絡媒體河西行”活動。
此次活動主題為“與祖國同行:魅力河西、活力河西、和諧河西”,來自全國數十個網絡媒體的采編人員對河西地區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和敦煌五市進行重點采訪報道,沿途參觀了雷臺漢墓、西夏博物館、大佛寺、潤泉湖濕地公園、紅西路軍紀念館、嘉峪關關城、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等一批著名景點,以及酒泉新能源產業基地、祁連酒業萬畝葡萄基地等特色產業基地。
甘肅省總面積45.4萬平方公里,東西最長達1655公里,南北最窄處僅25公里。總人口2628萬,有55個民族成份,其中東鄉、保安、裕固族是甘肅獨有民族。
全省有蘭州、嘉峪關、金昌、酒泉、張掖、武威、白銀、天水、平涼、慶陽、定西、隴南12個地級市,臨夏、甘南2個自治州;有86個縣(市、區),其中,4個縣級市、58個縣、7個民族自治縣、17個市轄區。
甘肅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東鄰陜西省,南與四川、青海省接壤,西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鄰,北與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交界,東北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連接,是西北地區連接中、東部地區的橋梁和紐帶,貫通東亞與中亞、西亞及歐洲之間的陸上通道。
甘肅地域遼闊,地處西北干旱區、青藏高寒區、東部季風區三大自然區域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形成了瑰麗奇異的獨特地貌。西北部的河西走廊,祁連雪峰,大漠綠洲,充滿著神奇的遐想;中東部的黃土高原,氣象萬千,莽莽壯觀;西南部的甘南草原,水草豐茂,一望無垠;東南部的隴南山地,峰巒疊翠,風光秀美。甘肅全年氣溫、降水和日照差異較大,年均氣溫在0-16℃之間;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最大降水量760毫米;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在1700-3300小時之間。
甘肅地域廣袤,民族眾多,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禮儀等,共同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畫卷,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大觀園中的一支奇葩。甘肅節慶習俗豐富多彩。回族的古爾邦節,藏族的正月大法會、五月采花節,哈薩克族的叼羊、“姑娘追”,土族的“納頓”節等頗具民族風情。
甘肅飲食文化久負盛名。蘭州牛肉面是最具特色的大眾化經濟小吃,聲名遠揚;慶陽臊子面、天水呱呱、武威拉條子等,百吃不厭;臨夏、甘南的手抓羊肉、奶茶、蕨麻米飯等,別具一格。
甘肅作為我國遠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中西文化的交融要道,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民族民間文化特色鮮明,現代文化亮點頻出,紅色革命文化星光閃耀,形成了一道神秘而獨特的西部文化風景長廊。此次全國網絡媒體記者穿越河西走廊,記錄下甘肅的工業成果和絢爛文化。
(編輯:于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