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密布血雨腥風
“我并沒有選擇人生,而是人生選擇了我。出生在巴基斯坦,我的一生經歷了它的動蕩、悲劇與勝利……因為巴基斯坦不是一個普通的國家,所以我的人生也不是普通的人生……”貝·布托在其自傳《東方之女》中如是寫道。
貝·布托的祖先世代生活在印度河平原南部的信德省。古老的布托部落是信德省最大的部族之一,分布在巴基斯坦各地和印度,曾擁眾數十萬。貝·布托所屬的布托家族,是布托部落著名首領薩爾塔爾·達都·汗的傳人,也是信德省最大的地主之一。
1953年6月21日,貝·布托出生在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她是佐·阿·布托夫婦的第一個孩子。重男輕女的觀念在巴基斯坦根深蒂固,至今依然留有濃重的痕跡。然而,布托家卻是一個例外,重視教育是其傳統,貝·布托因此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老布托在出席各種政治活動時,每次都會帶上聰明美麗的女兒,給予她特殊的 培養。貝·布托不負眾望,16歲就考入美國哈佛大學,后又進入英國牛津大學深造。1976年,學成歸國的貝·布托繼承父志,進入政界。
從英國牛津大學畢業不久,貝·布托就經歷了家族厄運。1977年7月5日,巴基斯坦軍方發動政變,她的父親——時年49歲的佐·阿·布托領導的民選政府被推翻,他本人也被關進了監獄。1979年4月4日凌晨,齊亞·哈克將軍領導的軍政府,以“謀殺罪”將老布托秘密絞死在拉瓦爾品第中央監獄里。布托家族——這個活躍在巴基斯坦政治舞 臺、歷史久遠的名門望族,被從政治的巔峰上掀到了苦難的谷底。自此,貝·布托及其母親努斯拉特·布托夫人,經歷了無數次被捕、拘留、監禁和軟禁。其中有34個月, 貝·布托都是在骯臟、黑暗的牢房中度過的,甚至險些被暗殺在手術臺上。沒過多久,她的兩個兄弟也死于非命。為保全家人的性命,貝·布托只好帶著母親和其他家人,孤苦地流亡海外。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988年8月17日,齊亞·哈克將軍在空難中喪生。35歲的貝·布托聞訊立即回到巴基斯坦,緊緊抓住這一機會,借助布托家族巨大的 政治聲望,贏得了巴基斯坦人民的信任,當選總理。她成了巴基斯坦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也成了巴基斯坦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她不但是伊斯蘭世界的第一位女總理,也是 當時世界上最年輕的女總理。因此,貝·布托的當選,立刻引起了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幾乎所有媒體在報道這一消息的時候,都沒有遺漏——她9 次入獄、被軟禁多年, 曾長時間流亡國外。
因“10%先生”而“腐敗”
1988年大選時,貝·布托正身懷六甲。對手認為,一個孕婦不可能在選舉中有所作為。但是,就在第一個孩子于當年9月18日呱呱墜地后不久,貝·布托就贏得選舉,登上了總理寶座。第二個孩子降生前,軍方建議她到錫亞琴冰川上慰問官兵,以鼓舞軍隊的士氣。錫亞琴冰川海拔很高,氧氣稀薄,印巴兩國在1987年和1999年兩次在這里發生 大規模武裝沖突。因此,這不僅是一個險惡之地,同時也是一個很有象征意義的地方。在征詢醫生的建議后,貝·布托帶著氧氣瓶上了冰川。站在冰雪之中、挺著大肚子的貝·布托,展現出的罕見勇氣,鼓舞著冰川上的每一位官兵,也激勵了巴基斯坦全體民眾的士氣。
了解貝·布托的人都說,她是一個十分敬業的人,對待工作一絲不茍。但即便如此,她仍然兩次被總統解除總理職務,原因都是——腐敗。
說到貝·布托的“腐敗”,就不得不提她有著“10%先生”之稱的丈夫扎爾達里。貝·布托的婚姻也是按照巴基斯坦風俗,由雙方家庭包辦的。直到家長們敲定親事近一年 后,貝·布托才親眼見到了與他同歲的丈夫——來自巴南部一個闊綽地主家庭的建筑業巨子扎爾達里。1987年,兩人在見面后的第五天便閃電般結婚。然而,人民黨內從一 開始就對扎爾達里的人品提出了質疑,認為他不適合做貝·布托的丈夫,并一直堅持反對這門婚姻。不出所料,貝·布托擔任總理后,扎爾達里打著總理的旗號到處斂財,極 大地敗壞了人民黨及布托的聲譽。在他擔任巴政府投資部長期間,只要有人想從他那里獲得合同,就必須給他10%的回扣。以至于全巴基斯坦的男女老少都知道了他的綽 號——“10%先生”。而且,隨著貪欲的增長,他的胃口越來越大,最后變成了“20%甚至30%先生”。據說,有的商人為了見他一面,還得掏1萬美元的見面費。除了貪婪,扎爾達里的奢侈也是出了名的。貝·布托的弟弟穆爾塔扎·布托就對姐夫的為人極其反感,經常與之發生沖突……因家庭涉嫌腐敗,1990年8月,貝·布托被宣布解除總理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