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迥異的“女王”
不知中國的古話“相由心生”,是否也適用于外國人。但這兩位名女人的相貌的確大相徑庭。
布魯克·阿斯特有著一張線條柔和的臉,90歲的時候,她還因為獨特的著裝品位獲得VOGUE的特別獎勵。
而在利昂娜·赫姆斯萊利的臉上,最顯眼的就是一張線條生硬的大嘴,以及兩道粗重的眉毛。
這兩個女人,分屬紐約上流社會的兩個陣營。阿斯特夫人有著老貴族的作派,看不慣利昂娜這些新富階層的張揚。
1959年,文森特去世,留給阿斯特夫人6200萬美元遺產,此外還有6000萬美元基金。阿斯特家族的成員都是美國上流社會的知名人士,向藝術界、衛生保健機構和教堂捐助了大量款項。文森特去世的時候告訴妻子,應該用一段“非常好的時光”把自己留下的錢捐出去。從此阿斯特夫人就開始了為慈善千金散盡的新人生。
她將阿斯特家族擁有的幾家大酒店以及《新聞周刊》賣掉,換得千萬美金。從1960年到1997年,她一共捐出了近兩億美元的善款,接受捐助的機構超過了1000個。1998年,阿斯特夫人獲得了美國平民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
這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人。在她去世之后,《紐約時報》的網站里,人們懷著無限遺憾慨嘆道,“紐約從此失去了第一夫人。”在仇富風潮刮遍世界的今天,能夠獲得這樣誠摯的評價,著實難能可貴。
雖然身高不足5呎,但阿斯特夫人精力充沛。每一次決定撥款給某家慈善機構之前,她總要親身前去拜訪。一次,她到紐約哈勒姆區視察捐款的運行情況,穿戴香奈兒的套 裝和珍珠項鏈,十足的貴婦派頭。旁人疑惑,為何在窮人面前還要作此種打扮?阿斯特夫人答道:“如果我不打扮齊整,窮人們會覺得我是瞧不起他們。”
阿斯特夫人對中國也有很深的感情。如今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蘇州庭院就是她親自監工設計的。最后,這座花園被命名為“阿斯特園”。
2002年3月30日,阿斯特夫人的100歲生日晚會在紐約郊外的洛克菲勒山莊舉行。前來祝壽的客人中名流云集,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夫婦,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和夫人,還有摩根家族等名門望族。阿斯特夫人的好友戴維·洛克菲勒說:“布魯克是位非凡女性。無論從哪方面來講,她都是紐約上流社會的女主角。”
同為上流社會的名女人,利昂娜·赫姆斯萊利更像是一個來自西部的女牛仔,她叫囂著:“我們不需要納稅,那是小人物的事。”盡管后來利昂娜極力否認,但這句話跟隨了她的一生。
1980年丈夫哈里讓利昂娜接手了赫姆斯萊利飯店連鎖公司,管理世界各地的40家飯店。利昂娜最成功的宣傳武器是她自己,她穿著晨袍優雅地坐在自己旅館床上的照片,出現在美國各大報刊上,下面就是廣告語——這座飯店是世界上唯一一處“女王為您站崗”的宮殿!廣告大獲成功,利昂娜從此戴上了“飯店女王”的冠冕。在事業頂峰,夫婦二人擁有紐約最好的一些地產,還負責帝國大廈的管理。
有人將利昂娜稱為當代的“女葛朗臺”,因為她極少為公司員工漲工資,各種福利也是能減就減。《時代》周刊曾將她作為封面,標題是“與財富共舞”,以漫畫的方式描繪她踐踏壓榨下屬。她的形象甚至被搬上熒屏,成為電視劇《吝嗇的女王》中的主角。
但利昂娜卻從不拒絕用大量的金錢寵愛自己:在他們紐約Park Lane 飯店頂層,她和丈夫住在有九個房間的套房中,從窗戶望出去,是紐約中央公園的大片綠地。一架100座自帶臥室的私人飛機隨時待命,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把“女王”送到康涅狄格州的豪宅或者棕櫚灘的連棟大廈里。她喜歡在屬于自己的房產之間飛來飛去,因為“在自己的家里就可以環游世界,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