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土取經
阿披實當然不是只有一張帥氣面孔的“花瓶”。他的中國之行也證明了這一點。
8月27日,阿披實一到北京,就趕到石景山區魯谷社區。在寬闊寧靜的林蔭路上行進時,他細心地問了很多問題,連北京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是每月450元人民幣,都打聽得清清楚楚。“真不容易,泰國現在還做不到。”
接著,阿披實拜訪了中聯部和外交部。會見剛結束,他又跑到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自主研發的芯片展覽室里逗留了許久。他還在北京的地鐵里呆了很久——不是游玩,而是在琢磨曼谷的“空中輕軌”建設項目。“你知道阿披叻嗎?我們民主黨的二號人物、曼谷市市長。他一直在曼谷張羅軌道交通的事。以前,為了要不要延長輕軌線,他還和他信吵了起來。”阿披實笑著回憶。
不過,他很快就收起了笑容:“不管民主黨是否能接掌下屆政府,我都要推動泰國和中國企業的合作,搞一些大型基建項目。我真希望,鐵路能修到泰國的每個鄉村和山區。”
參觀奧運場館“鳥巢”,與泰國在華著名企業正大集團中國區董事長共進晚餐??“沒辦法,我的中國知識需要‘補課’。”初秋是北京最美的季節,可是阿披實似乎不敢“虛度”時光去欣賞。
5天的訪問日程就要結束時,阿披實總算有了一個游覽項目:爬長城。他說,他確實應該看看長城,因為他的身上流著華人的血脈。“我曾祖父那一代來自中國。”說到這里,他突然指著陪同在一旁的民主黨員們,“對了,他們也都是華裔,但就是不會說漢語。”大家都笑起來。阿披實卻轉而嚴肅地說:“你們這次回去趕快學中文,下次要直 接用漢語和中國記者交流。”
有記者問阿披實是否會帶著中國特產離開北京,他像變戲法一樣,掏出5個“福娃”。“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聰明可愛,我一下就買了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