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2008年2月14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刊出了這樣一條消息:“雖然距離今夏的北京奧運會還有半年之久,但是有這樣一支‘代表隊’已經聚集了相當的人氣,那便是‘達爾富爾隊’。就在上個月,超過50名運動員加入了‘達爾富爾隊’。這是一個由現役及退役奧運選手組成的組織,目的在于利用奧運會,爭取世人對發生在蘇丹達爾富爾的、有計劃的種族滅絕行為的重視。”
令人吃驚的是,這個突然出現的組織,其創始人年僅28歲。而且,他在體育界名頭不小——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的短道速滑冠軍、閉幕式上美國代表隊的旗手。
他叫喬伊·齊克。
曾經感動都靈
對喬伊·齊克來說,當都靈冬奧會的500米短道速滑金牌和1000米短道速滑銀牌掛在胸前時,那是個神奇的瞬間。但他說:“我明白,對于做大事的人來說,那一刻過于短暫。”他想讓“神奇”能夠延續更長時間。
于是,喬伊·齊克將美國奧委會獎給他的4萬美元,悉數捐給了一個名叫“體育權利”的組織。
“體育權利”成立于2000年,是一個為戰亂國家兒童提供體育設施和體育訓練的慈善組織。這個組織認為,如果孩子們在小時候學會在一起合作、從事體育運動,他們長大后就能與別人和平相處,從而遠離戰爭。
做完善舉后,喬伊·齊克在新聞發布會上真誠地說:“除了食品和藥物,我覺得,讓孩子們有機會進行體育訓練是最重要的。這樣,他們就能獲得健康,懂得互相支持。”
喬伊·齊克的這番話,感動了全世界,也掀起了冬奧會期間的捐款“狂潮”。一星期后,“體育權利”又累計收到了超過3萬美元的捐款。為此,美國奧委會特意讓喬伊·齊克在閉幕式上擔任美國代表團的旗手。
不止是美國人,也不止是體育界,中國人也被喬伊·齊克的善舉感動了。當時,有中國媒體把他的捐款行動稱為“都靈四大感動”之一,說“這是奧運史上永不消逝的電波”。都靈冬奧會閉幕后不久,中國聯想集團宣布,向“體育權利”捐贈20臺在冬奧會上使用過的ThinkPad筆記本電腦。
這是喬伊·齊克與中國企業“第一次握手”。他高興極了:“能得到聯想集團的捐助,我和慈善機構都十分感激。這些可靠的筆記本電腦,可以支持全球的慈善行為。”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正是這個因慈善而聲名鵲起的冬奧會選手,在兩年后突然變成了北京奧運會的攪局者。
贊比亞之行
喬伊·齊克1979年出生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博羅市。他最初從事的體育項目,并不是短道速滑,而是在年輕人中風行的輪滑。他矯健輕盈,16歲之前就曾在一些地區性比賽中獲得名次,是職業輪滑界的明日之星。
16歲那年,喬伊·齊克觀看了一場奧運會的短道速滑比賽。他被挪威短道速滑巨星科斯無與倫比的技藝折服了。那一刻,他下定了決心:要像自己的偶像那樣站在冬奧會的領獎臺上。于是,16歲的喬伊·齊克背起行囊,獨自一人來到加拿大。整整10年間,他都在加拿大西部的阿爾伯塔省,進行著孤獨、漫長而艱苦的訓練。
汗水為喬伊·齊克換來了成績,他成為美國最優秀的短道速滑男選手。在許多比賽中,他都能碰到昔日的巨星科斯。只不過后來,科斯退役,創建了慈善組織“體育權利”,并擔任首席執行官。
在都靈奧運會之前,喬伊·齊克都沒有想到,科斯會是那個改變他命運的人。
2006年,為感謝喬伊·齊克在都靈的善舉,科斯代表“體育權利”,邀請他前往贊比亞進行考察。在贊比亞的5天時間里,他見到了無數在饑餓、貧困、艾滋病和戰爭威脅下流離失所的兒童。孤兒、童工、被強奸的幼女比比皆是。喬伊·齊克從小見到的都是城市、商業廣告牌、漂亮的金發孩子……贊比亞發生的一切,讓他的內心無比震撼。
有一天,喬伊·齊克見到了一個來自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難民家庭。所謂家庭,其實只有一個絕望的父親和一個生命垂危的嬰兒。而這家人的母親和兩個稍大一點的男孩,都在武裝沖突中喪生了。
從贊比亞回來后,喬伊·齊克和科斯長談了一次:“在冬奧會上,我只是在想,我有了錢,八成會揮霍掉。與其這樣,不如去支持你——我的偶像現在從事的事業。可是從贊比亞回來后,我的想法改變了,我覺得應該做更多的事情,去幫助那些被傷害的人。”他向科斯建議,用他捐贈的善款成立一個基金,幫助達爾富爾地區的難民。
科斯答應了他,并微笑著說:“喬伊,應該有更多的運動員像你這樣,將自己所得捐給有需要的人。”
險惡女人的蠱惑
科斯的話啟發了喬伊·齊克。他決定立即著手做點什么。
喬伊·齊克給他的贊助商們發了郵件,請求他們為達爾富爾難民和兒童捐款。很快,他又為“體育權利”募到了數萬美金。
喬伊·齊克的舉動引起了一個名叫“達爾富爾奧運夢”組織的注意。它的創始人、好萊塢知名人士米亞·法羅找到了他。在達爾富爾問題上,米亞·法羅運用自己的影響力,爭取到了很多電影界人士的支持。但她有更大的野心——要將她對達爾富爾問題的“關注”,擴散到全世界。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她認為,奧運會是全球最大的體育盛會,拿北京奧運會做文章,應當能獲得“奇效”。于是,她成立了專門針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達爾富爾奧運夢”。
當米亞·法羅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時,喬伊·齊克頻頻點頭稱是。
從科斯到米亞·法羅,喬伊·齊克只是多了個“朋友”,但他的慈善之路就此偏離了正道——在達爾富爾問題上,米亞·法羅一直是個顛倒黑白、掩飾西方覬覦蘇丹石油的野心、一味指責中國的積極分子。但此時的喬伊·齊克已成了米亞·法羅的信徒,很快就在2006年拉著一幫體育界的朋友,組織了“達爾富爾隊”。
現在,喬伊·齊克的“達爾富爾隊”有了250名成員,除了運動員,還有人權活動分子和社會名流。
“你要抵制北京奧運會嗎?”當有記者困惑地向喬伊·齊克發問時,得到的答案卻是:“抵制?運動員可不是斯皮爾伯格,說退出比賽就能退出。為了這一刻,他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我從不倡導抵制奧運會,我們只是認為,運動員和社會活動家不一樣,運動員更清楚如何號召參加奧運會的人。我們這樣做,可以引起人們對達爾富爾問題的關注,爭取盡早解決那里的人道主義危機。”
有記者追問:“那么,你了解達爾富爾問題的由來嗎?”
此時的喬伊·齊克一臉茫然。顯然,他并不了解達爾富爾問題的復雜背景,也不了解中國為解決達爾富爾危機所做的努力。他自以為是在做善事,卻不知正在被一些政治和經濟利益集團所利用。
被“洗腦”后的癲狂
不知人心險惡的喬伊·齊克,一門心思投身到他所謂的“正義事業”中去了。
2007年7月,他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門前,組織了一次示威活動。在交涉了35分鐘后,他向中國大使館遞交了一份有4.7萬人簽名的“請愿信”。同時,他向中國大使館提出,要組織一個美中運動員聯合訪問團,前往達爾富爾。中方不僅接受了他的“請愿信”,還對他的“請愿”給予了積極回應。
即便這樣,兩周之后,在距北京奧運會開幕整一年的那天,喬伊·齊克又組織了一次示威活動。他向媒體表示,希望北京奧運會舉辦之時,能有1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就達爾富爾問題向中國政府施壓。
進入2008年,喬伊·齊克和他的“達爾富爾隊”變得更加癲狂。他不遺余力地拉攏有望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獎牌的運動員,請求他們參加自己的組織。他甚至提出,加入“達爾富爾隊”的現役運動員必須答應,如果獲得獎牌,就要趁站在領獎臺上的機會,高舉抗議“中國政府不協助解決蘇丹種族屠殺”的橫幅,并高喊攻擊中國的口號。
3月25日,奧運圣火開始了為期130天、行程達13.7萬公里的傳遞。醉心于攻擊北京奧運會的喬伊·齊克,又盯上了這項神圣的活動。他揚言,他和“達爾富爾隊”將在奧運圣火傳遞路線中的一些城市組織抗議活動,其中就包括中國的香港。
喬伊·齊克注定要碰壁。3月20日,美國總統布什,通過白宮發言人表示,奧運會應該是屬于運動員的,不該是政治性的,他不會改變參加北京奧運會的計劃。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前不久明確表示,國際奧委會反對喬伊·齊克把奧運會政治化的企圖。奧運會憲章第51條明確規定,嚴禁運動員在奧運會比賽場地進行任何形式的政治活動……
至此,喬伊·齊克能看到的結果已經非常明朗了——只是已經被“洗腦”的他還沒有明白過來。(來源:《環球人物》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