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14點多(立陶宛時間),山東省招遠市的溫老師在“扣扣”(QQ)上給我發來消息說,今年玉米長得好,花生也不錯,馬上要秋收了!
這真是個好消息。我不久前拜訪過田地里的玉米,它們的確長得很好,為此我們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這個山窩窩里沒有玉米,只有一片年代久遠的樹林。它們有意無意地聽著一大幫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高談闊論互聯網治理大計。
我是個小人物,只能低談窄論。我和會場外的“小草們”商量了,它們鼓勵我一定要發言,我們做得很好,中國人民積極利用互聯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和玉米豐收一樣是個好消息。
因此我決定,要參與,要表達,要不辱使命,不要尸位素餐。
發言稿在前天下午的聯合國互聯網治理論壇第五次會議開幕式上就寫好了。想到一句寫一句,這些句子和我很熟,我每天和它們見面,除非我喝醉了或者做了和喝醉差不多的事。
沒想到,一下寫了兩千字,這可是用手寫輸入法一字一句地敲在“矮派的”(Ipad)上,相當于用手機寫兩千字。娘哎,早知如此,必帶上網本。
兩千字昨天通過郵件發給旅館服務員,她幫我打出來,我再交給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的口譯員。提前給他們,會讓漢譯英的同聲傳譯更從容和準確。三位資深口譯員是我們的同胞,兩位吳老師,一位莊老師,他們坦誠熱情,鼓勵我并提醒我說慢點。一位吳老師昨晚還特地找到我的博客,視察一下故國田地里玉米的長勢。
來自英特爾公司的本場主持人開始念我遞上的條子。我聞聲來到一個落地麥克風前,打發這些熟悉的句子去講我自己的故事,說明我們的生動體驗、真實收獲和偉大進展。
當我用五六分鐘搞定三分之二篇幅的時候,主持人以超時為由打斷了我。出于對他的禮貌和對秩序的尊重,我帶著剩下的句子坐下來。句子們說它們不遺憾,說多說少不會影響玉米的收成,遺憾的是英特爾們,他們無緣分享一個完整的故事。
會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北大學者胡老師對我說,講得很好,我們就是要勇敢、自信、主動地講成就、講發展、澄清誤解,也講為完善不足作出的努力。她提出兩個建議:一是先說觀點,再講故事;二是完全可以堅持講下去,多講幾句是幾句。
面對這樣沉重的使命,我這樣一株玉米何以擔當。玉米盡力了,以下是發言稿的原文:
主席好!主持人好!我來自中國。
能夠參加這樣一個重要而卓越的會議,我感到十分榮幸。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朋友們坦誠相待、真誠交流,會議一定能取得顯著成果,有力推動互聯網事業的健康發展。
現在主持人把麥克風交給我,那么讓我提個問題:世界上哪個國家的麥克風最多?
請讓我來回答:是中國。
中國有多少個麥克風?至少有4億2千萬個,因為中國有4億2千萬個網民,世界最多;很快要增加到7億個,因為中國有7億個移動電話用戶,也是世界最多。
互聯網時代是麥克風時代,使用無形的麥克風生活、工作,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時尚。
中國人用麥克風干什么?表達、社交、工作、娛樂等等。在用途排行榜的前幾名里,就包括:用博客寫文章,在論壇上發言。所以說,世界上最大的論壇、最大的言論廣場在中國。
有接近3億人喜歡在中國100多萬個24小時論壇上發言。有兩億個博客,其中至少有3000萬個博客每周寫一篇文章。
這些發言和文章,除了分享生活經驗和快樂、交流思想和情感,很多是批評社會現象、監督政府行為。如果您愿意,現在就可以打開中國的QQ.com,SINA.com,SOHU.com,163.com等超級門戶網站,您會看到幾乎每一條新聞和帖文的留言中都有批評和抱怨,當然也有支持和贊揚,聲音是多元、多樣的。
我本人就是一個超級活躍的博客,每周要寫至少6篇文章,如果有哪天沒有更新,說明我喝醉了或者做了和喝醉差不多的事情。
我的博客都寫什么呢?和其他人一樣,描繪生活細節,琢磨人生情感,呼吁保護文化遺產,批評違反公德的行為,監督政府的工作等。
比如,我聽說地方政府為了加快經濟建設,要拆除故鄉的村子。我覺得輕率拆除一個有600年歷史的古老村落,而且讓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是錯誤的。因此,我寫了一篇文章,考察村子的來歷,闡釋古村落的文化價值,強調世代居住的故鄉對于中國人的重要意義,提醒政府損害農民權利的后果是可怕的。文章在我的博客上發表后,被廣泛轉載,中國最大的搜索器——“百度”網站還把它選為百科詞條。當地政府看到文章后,進行了慎重研究,最后決定撤銷拆除村子的計劃。
還有一次,我在肯尼亞看到阿聯酋航空公司關于中國的廣告畫中,漏掉了臺灣。就寫文章提出不滿。不久,我就收到阿聯酋航空公司的電子郵件,他們承認這是事實,對這種不妥當的做法提出道歉,并表示要撤換在全球的同一廣告畫。
還有幾次,我批評有的通信公司服務質量差,很多有同樣遭遇的網友都留言聲援我。但是,通信公司不理我。
他們不理我,有人理我。網友的訪問,在不到兩年半里給我帶來了4000多萬的點擊量。其中我在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寫的一篇文章,讓百萬人流淚,點擊量有300多萬次,跟帖留言有2萬5千多條。中國著名的門戶網站QQ.COM評選我為2009年十個意見領袖之一。我不是領袖,只是愿意并習慣于從草根角度觀察、記錄和表達。我沒有從4000萬點擊量中得到一分錢,但是我得到了成千上萬網友的關注和支持,這個比金錢更重要。
我認為,互聯網最杰出的產品有3個:搜索,博客,即時通信工具。其中,博客已經成為中國人民的精神家園、社會公器、文化工場、經濟沙龍。這是我給博客所作的4個功能定位。在中國博客達到1億多人的時候,我寫過一篇文章《一億人做一件事》。做什么事?寫博客。所以我說,博客是一場大規模的文化創造活動、文化傳播活動、文化分享活動。博客的出現,改善了中國的文化生態。
作為一名博客作者,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下,我喜歡以豐富多彩的文本進行自由表達。這些道德依據源自中華文明的珍貴傳統,比如“己所不欲,勿使于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等等。在這個前提下,我使用信息文明的社交工具,贊美生活,創造快樂,釋放自己,鼓勵他人。
當然,我愿意使用輕松的語言、柔和的方式,表達個人看法。在中國,國家領導人倡導“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理性、包容、溫和、有序的網上話語生態正在形成。
朋友們,感謝你們有耐心聽我敘述一個中國博客的網絡表達體驗,解剖一個中國人深度使用新媒體的個案。我每月的收入不高,所以我十分珍惜我的西服,除了參加婚禮和出席這樣重要的會議,一般舍不得穿。今天我穿著它,和世界各國的互聯網精英一起討論文化多樣性和言論自由,感覺十分值得、十分快樂。
歡迎光臨我的博客《策馬入林見風致》http://34200567.qzone.qq.com/!歡迎到中國做客!謝謝!
(作者:國務院新聞辦處長 侯召迅 編輯: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