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26年來首降大雪 嚴寒天氣致歐洲200余人死亡
意大利古羅馬斗獸場等著名景點因大雪而被迫關閉。
羅馬君士坦丁凱旋門前,當地居民和游客撐著傘匆匆而過。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大雪紛飛導致能見度降低,克里姆林宮在雪中依稀可見。
除意大利外,英國等多國也遭到極寒天氣侵襲。
一向以氣候溫和著稱的意大利首都羅馬2月3日迎來了26年來首場大規模降雪,包括古羅馬斗獸場在內的多處著名旅游景點被迫關閉,當地居民不得不撐傘出行。
據英國《每日郵報》4日報道,羅馬位于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屬于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冬季一般溫暖潮濕,不常下雪,上一次大量降雪是在1985年至1986年間。此次突如其來的降雪使得羅馬市內到處銀裝素裹,但城市道路泥濘不堪。意大利北部的阿爾卑斯山地區氣溫降到了零下22攝氏度左右。
除意大利以外,歐洲其他地區也面臨著極寒天氣的挑戰。在過去的一周,歐洲已有223人因嚴寒喪生。英國氣象局已發布低溫橙色預警,稱英國本周降雪量最高可達10厘米左右;而英國軍隊也已進入緊急戒備狀態,以便隨時應對暴雪和低溫帶來的種種問題。
此外,東歐一些國家的氣溫更是驟降至零下30至零下35攝氏度。烏克蘭因寒冷致死的人數已上升到101人,因體溫過低或凍傷而入院治療的人數達1200人??拷_馬尼亞海岸的部分黑海海域結冰,該國180所學校不得不停課放假。保加利亞的16個城鎮則經歷了百年來的最低氣溫,多瑙河大部分流域也已結冰,航船受困,當地食物緊缺。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更是有1.1萬人因暴風雪而被困家中,救援人員因冰雪封路而無法到達受災地區。
令人擔憂的是,由于自身受到極端氣候的考驗,俄羅斯對一些歐盟國家的天然氣供給量減少了30%左右,以保證俄羅斯國民的需求,從而更進一步加深了歐盟潛在的能源危機。盡管歐洲委員會已責令其天然氣協調委員會進入戒備狀態,但對外仍宣稱危機程度還未達到緊張的程度,并表示歐盟成員國之間已達成天然氣互助機制方面的一致,許多天然氣儲藏設備也進行了必要的升級。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周鳳梅)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