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出血熱”擴散致死14人 一度被認為與巫術有關
埃博拉病毒俗稱“出血熱”,是世界上非常稀少而又致命性的病毒。
綜合外國媒體7月29日報道,烏干達政府28日證實,該國中西部在過去幾周內發生了埃博拉病毒大規模擴散的情況,目前已有20人確診感染,其中14人死亡。
烏干達政府在聲明中說,中西部幾周前第一次發現此病毒,經實驗證實是“蘇丹型”埃博拉病毒。一名嬰兒確認死于這一病毒,隨后其家庭又失去8名成員;目前已經確認共有14人死亡。
在得知神秘傳染病源于埃博拉病毒后,烏干達西部地區一家醫院的很多病患慌忙轉院。當地一名議員告訴記者,起初人們以為這些無法解釋的死亡與某種巫術有關,“當埃博拉病毒被確診后,很多醫院里的病人都逃命了,就連醫務人員也人心惶惶”。
烏干達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均派專人前往病發區,希望能控制病毒蔓延。本次爆發的“蘇丹型”埃博拉病毒是較為常見的菌株之一,此病毒的感染者近些年死亡率超過70%。
埃博拉病毒俗稱“出血熱”,是世界上非常稀少而又致命性的病毒。1976年剛果(金)第一次報告此病毒,感染該病毒的死亡率高達50%至80%。該病表現癥狀為高燒、嘔吐、腹瀉和死亡時口鼻流血。盡管醫學界進行了多年研究,但目前仍沒有預防疫苗或有效藥物。
2000年,烏干達北部有425人感染這一病毒,其中超過半數人死亡。2007年,該國西部再度爆發埃博拉病毒,造成至少37人喪生,當時政府建議人們不要握手并盡量避免公眾集會活動。
(來源:中國日報網 王菁 編譯整理 編輯:周鳳梅)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