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11晚爆發大規模反美抗議活動,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森在沖突中死亡。
綜合外媒報道,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森及其他3名外交人員9月11日在反美抗議活動中遇襲身亡。這一震驚世界的悲劇事件發生后,聯合國、美國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譴責聲明,中國、俄羅斯等國也均對此予以譴責。但是,伊斯蘭世界強烈的反美情緒并未因這一悲劇的發生而減弱,更多國家可能會爆發反美示威活動。
***多國強烈譴責襲擊事件
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11日晚發生反美示威活動,抗議美國當天放映詆毀伊斯蘭教先知的電影,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及其他3名外交人員在沖突中死亡。同一天,美國駐埃及使館也遭到了暴力襲擊。
事件發生后,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導致史蒂文森身亡的“駭人襲擊事件”,并下令美國駐外機構加強安全保障。聯合國安理會及秘書長潘基文也分別發布了措辭強烈的譴責聲明,并向遇害者致哀。
對于這一悲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2日表示,我們對美駐班加西領事館遇襲并造成包括美駐利大使在內的多人死傷感到震驚,并對這一暴力行徑表示強烈譴責。中方認為,利比亞執政當局有責任和義務按照《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駐利外交機構和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同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稱,俄羅斯對發生在班加西、導致4名美國外交官喪生的事件表示嚴重關切;俄羅斯堅決譴責一切對外國使領館及其工作人員的襲擊,“這種襲擊是在彰顯恐怖主義,毫無正當性可言”。
英國首相卡梅倫和法國總統奧朗德也在襲擊發生后不久發表聲明予以譴責。卡梅倫說,這種“毫無意義”的攻擊斷送的是在利比亞最黑暗時期與利比亞人并肩作戰、為利比亞人無私奉獻者的性命。奧朗德表示,對美國大使及工作人員進行襲擊是一種“令人憎惡的犯罪”。英國和法國都希望利比亞竭盡所能將襲擊者緝拿歸案。
***伊斯蘭世界掀反美浪潮
美國駐利比亞使館遭襲后,利比亞國民議會主席、臨時領導人馬賈里亞夫就襲擊事件向美方道歉,向遇難者表示哀悼,并誓言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對于11日抗議民眾試圖沖擊美駐開羅使館一事,埃及外交部當天也回應稱,埃及是《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的最早簽約國之一,將履行保護所有在埃及的使領館和外交使節的義務。
不過,埃及民眾的反美情緒并未平息。埃及穆斯林兄弟會呼吁14日舉行全國性反美示威活動,號召民眾到全國各地的清真寺外舉行和平抗議。埃及總統穆爾西則要求埃及駐美使館向拍攝詆毀伊斯蘭先知電影的制片人采取法律行動。
事實上,在整個伊斯蘭世界,反美浪潮有愈演愈烈之勢。在利比亞和埃及爆發反美抗議、美駐班加西和開羅使領館遭襲后,突尼斯數百名伊斯蘭薩拉菲派教徒也聚集在美駐突尼斯使館外抗議。抗議者最初是和平示威,但后來他們試圖強行闖入使館。鑒于局勢有失控的危險,突尼斯警方向抗議者發射了催淚彈,將其驅散。
12日,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發表聲明,譴責美國人制作褻瀆伊斯蘭教的電影,稱其是對全體穆斯林的侮辱,對人類和平共處造成了嚴重沖擊。阿富汗塔利班則號召塔利班戰士“在戰場上給美國侵略部隊沉重一擊”,對美國政府進行報復。塔利班還呼吁伊斯蘭宗教領袖在布道中揭露美國的這種暴虐行徑,讓民眾為與美國長期戰斗做好準備。
同日,黎巴嫩真主黨也指責這部電影攻擊了伊斯蘭宗教信仰,是一種嚴重侵犯人權的不道德行為,反映了西方的一貫政策。
在伊朗,人們的反美情緒因這部電影而變得更加強烈。伊朗外交部12日稱這部在美國制作的電影“令人反感”,而美國政府的沉默鼓動了對伊斯蘭的冒犯。此外,伊朗首都德黑蘭13日將舉行大規模反美示威活動。
在加沙地帶,一群巴勒斯坦人12日在聯合國辦公地點前燒毀了美國國旗,以表達對這部電影的抗議。
此外,阿爾及利亞不明團體也正利用社交網站號召民眾到美國駐阿使館外舉行示威活動,因此該使館12日發出警告,要求在阿的美國公民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出行。
(來源:中國日報網?劉世東?編輯:周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