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人士接連發聲 警告日方勿挑動戰爭
我國十將軍談釣魚島:要對日本做好軍事準備
羅援(資料圖片)
羅援(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少將)釣魚島之爭不僅涉及中國民族情緒,還涉及中國核心戰略利益,更重要的是涉及維護二戰勝利果實。近年,日本的軍事戰略加速調整,由專守防御戰略轉為動態威脅戰略,防御重心由北面轉向西南方,主要對付中國。日本要把自衛隊升格為自衛軍,已把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嚴重違反二戰后對它的限制,悄悄發展大型進攻性武器裝備。在社會層面,日本民族情緒也加速右轉。
現在中日雙方在釣魚島上狹路相逢。狹路相逢勇者勝、智者勝。目前馬上使用武力解決的時機還不成熟。釣魚島問題的核心是對其實施實際主權管轄。拿回來是硬道理。現在我們要造勢,主動出招。到國際社會中把日美告上國際法庭,在琉球問題上與美日博弈。軍事也要有所準備,必要時,把釣魚島列為軍事演習區、導彈試射區。下一步,等到戰略力量積累足夠的時候,再最終奪島。
彭光謙(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少將)近期日本社會有四種感覺極度高漲,即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擴張戰爭的慘敗在日本右翼勢力內心留下的恥辱感;被美國長期占領和控制的壓抑感;經濟長期停滯不前的焦慮感;對中國快速崛起引發的失落感。為此,日本為了找到一個發泄口,對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挑釁行為,我們不能聽之任之。現在全國13億人要萬眾一心,團結起來,拿出決心、意志和能力,果斷實施對等反擊。在這場反擊日本右翼勢力的反攻倒算中,中國不是孤立的,我們要團結全世界一切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力量,痛擊日本對國際正義的挑戰。
張召忠:應對日本挑釁中國要時刻做好軍事準備
月11日上午,日本政府與釣魚島的所謂“所有者”簽訂“購島”合同,企圖將中國的釣魚島收歸日本政府“國有”。對于日本政府荒唐、非法的“購島”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11號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堅決要求日方撤銷所謂“購島”的錯誤決定。另外,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表示,對于日本所謂的“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行為,中國軍隊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抗議。中國軍隊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留采取相應措施的權力。如何解讀中國軍方的這一表態?中日關系將走向何方?國際在線連線國防大學教授海軍少將張召忠進行解讀。
主持人:“如何解讀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的這番表態?目前,中國軍方正在進行比較頻繁的軍演,中國軍方將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維護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一事實的?”
張召忠少將:“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就這個問題的表態我個人認為有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能力來完成國家賦予的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能力。二是我們保留使用這種能力的權利,如果日本進一步挑釁一切后果有日本負責。”
彭光謙將軍:釣魚島問題是日本對人類社會正義力量的挑戰
新華網北京8月21日電(記者李保東)近兩年來,日本頻頻在中國領土釣魚島周邊海域制造事端,遭到了中國的強烈抗議。然而,日本卻依然我行我素,不惜損害中日關系的大局,損害中國主權利益。日本政府今年7月初宣布將釣魚島進行所謂的“國有化”。日本是有預謀、有計劃通過“國有化”、“有人化”及“軍事化”來實現對釣魚島的占領。就釣魚島問題,新華網20日專訪了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彭光謙少將。
新華網:彭將軍,最近日本圍繞中國釣魚島的言行越來越出格,引起中國的強烈抗議,致使釣魚島問題成為世界媒體和輿論關注的焦點,日本為何在釣魚島問題上執迷不悟,一意孤行,是否與美國曖昧態度有關?應該如何看這個問題?
彭光謙:釣魚島問題不僅僅是一般的、單純的領土糾紛或海洋權益爭端,從更高的層面上看,它涉及三個方面的戰略內涵:
第一,釣魚島問題涉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正義性質的維護或否定的問題。二戰是一場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二戰后期發表的具法律效應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確規定:“日本必須無條件歸還從中國竊取的一切島嶼”。日本無條件投降后,日本領土只限于本土四島及戰勝國規定的其他島嶼。
三軍頻繁進行演練震懾日本
解放軍演練登島作戰 將隨時維護國家主權
兩棲裝甲戰車搶灘登陸。兩棲裝甲戰車搶灘登陸圖片來源:解放軍報
據央視報道,近期解放軍各大軍區接連進行軍演,重點演練多兵種聯合作戰,三軍協同登陸作戰。南京、廣州、成都、濟南四大軍區實彈軍演的電視畫面顯示,南京軍區海軍和陸軍登陸艦編隊在海軍戰斗艦、陸軍航空兵火力掩護下向敵方陣地搶灘前進。濟南軍區演練強行登島,數架飛豹戰機演練超低空突擊海島。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11日稱,中國軍隊對日本政府實施所謂釣魚島“國有化”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抗議。耿雁生表示,中國政府和軍隊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是堅定不移的。我們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留采取相應措施的權利。
據央視昨日報道,日前,南京軍區某部組織兩棲裝甲部隊開展海上大規模編波演練,重點圍繞海上隊形變換、快速出艙、海上編波、突擊登陸等險難科目展開訓練,提升海上裝甲部隊的快速突擊能力。
在蔚藍色的大海中,南京軍區某集團軍組織跨海實彈演練。經過數十公里的海上長途機動,由三艘登陸艦艇運載的兩棲裝甲部隊陸續抵達某陌生海域,艦艇艙門打開后,數十臺兩棲坦克戰車駛出并在深海實施泛水編波,呈3路縱隊向岸灘靠近。在距離岸灘約3公里處,坦克編隊遭炮火攔阻,編隊指揮員迅速指揮利用煙霧裝置進行隱蔽,在炮兵遠程火力的掩護下,登陸部隊向岸灘實施快速突擊,數分鐘后,兩棲坦克部隊沿迫降分隊開辟的海上通路向防御陣地發起攻擊,坦克和步兵戰車密切協同,將敵方陣地逐一摧毀。
他們采取陸上適應性訓練、海上單車協同訓練、海上編隊訓練的方式,組織海上特種駕駛、兩棲裝卸載、大規模編波航渡、岸灘戰斗等重難點科目訓練,在近似實戰條件下模擬裝甲兵海上指揮協同和官兵駕馭兩棲裝備、處置各種險情的能力。目前部隊海上航渡速度提高了50%。
南京軍區炮兵部隊在某海域舉行夜間實彈演練,演練全程構建高效快捷的信息指揮體系,有效提升了炮兵部隊的夜間海上打擊能力。
“泰山對大風射擊開始。”隨著一聲令下,某海域炮聲隆隆響起。演練一開始,參演部隊利用夜暗條件迅速占領陣地、架設通信系統,不到30分鐘就完成了射擊準備。炮兵指揮組通過一體化指揮平臺和北斗系統,對戰斗隊形和打擊目標實施監控。首輪打擊后,校射雷達將毀傷情況傳回指揮組,實時顯示在電子地圖上,指揮員依據戰場態勢,迅速調整打擊方案,對殘存目標實施摧毀。演練中,部隊依托無人機、新型偵察校射雷達、微光夜視器材,構建起遠中近全域偵察體系,形成一條高效的情報的數據鏈,有效地解決了炮兵部隊夜間搜索目標、效果評估等難題,火力反應時間縮短一半多。
8月某日,濟南軍區某機械化步兵旅結合海上適應性訓練,聯合駐地某海防團在海訓地域共同組織了“輕型機步旅兩棲登陸戰斗與海防團海岸機動防衛戰斗”的演習。這是野戰部隊與海防部隊互為對手、互為條件的一次實兵對抗演習。
聯合登陸演習正式開始。在距離登陸場約3公里處,艦艇艙門打開,一輛輛兩棲戰車駛出,在深海實施泛水編波,戰斗隊形展開后,立刻高速向敵防御地域沖擊。登陸部隊在大型登陸艦的炮火掩護下,實施多點多方式的全面立體打擊,形成了遠近結合連續突擊的強大火力網。海岸防御部隊逐漸喪失戰場控制權后,迅速調整防衛作戰部署,在海上火力、炮兵火力、反裝甲火力的支援配合下,依托既設陣地和有利地形,堅決抗擊敵登陸行動,企圖阻止登陸部隊建立和鞏固登陸場。登陸部隊此時充分利用先期聯合火力打擊、全面封鎖的作戰效果,占領并鞏固登陸場。
南京軍區實兵演習細節曝光 官兵稱打得過癮
就當大家都以為演習要暫停時,導演部卻發出了“加強風險評估,演習照常進行”的指令。演習總導演、基地司令員周志斌告訴記者:“誰能適應復雜戰場環境,誰就能在戰爭中掌握先機,這場臺風無疑是練兵的‘天賜良機’。”
戰斗在即,而可能出現的暴風驟雨成為紅藍雙方共同的“敵人”。記者在導演部看到,雙方首長決心圖一改再改,作業想定一變再變,戰術戰法不斷更新:過去登陸主要考眼力,如今暴雨降低能見度,衛星定位成為登陸的主要依據;過去架設雷達天線只關注能否打開,如今加入了風力風向等數據,確保架牢成為關鍵;過去很少考慮信息化裝備的防水處理,如今各種改進方案,甚至一些土發明紛紛出爐……
戰機呼嘯,炮火轟鳴,演習如期打響。
解放軍三軍頻繁進行演練 專家稱起震懾作用
近期,解放軍各部隊實兵演練頻繁,中央電視臺、《解放軍報》對此均有相關報道。專家稱,一些大型的軍演通常都是上一個年度做的計劃,從這個角度上可以理解為是例行性的演練。但在此時機的訓練,客觀上可以起到震懾作用,也是一種警告。
9月12日《解放軍報》報道了近期解放軍三軍實兵演練的情況。報道加注“編者按”稱,入秋以來,全軍各部隊實兵演練進入高潮。放眼望,三軍演兵場上炮聲隆隆,硝煙彌漫。透過濃濃的硝煙,可以看到全軍官兵正以實際行動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努力提高打贏本領,隨時準備完成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任務,有效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
據媒體報道,南京、濟南、成都、廣州四大軍區近日均頻頻舉行演習,多個軍區的攻防作戰演練幾乎同時指向搶灘登島。
《解放軍報》9月9日報道了南京軍區一場三軍聯合實兵自主對抗演習的細節。報道稱,演習紅方由海軍登陸艦、陸軍登陸艇組成的編隊,在海軍戰斗艦艇、空軍航空兵和陸航火力的掩護下,兵分三路向藍方陣地搶灘急進。
(來源:新華國際 編輯:王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