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埃及總統穆爾西接受新任命的10名部長宣誓就職。
1月6日,埃及政府內閣進行“大換血”,更換了包括內政部、財政部在內的10名部長。這是埃及總統穆爾西在憲法公投通過后首次大規模改組內閣,旨在尋機改善每況愈下的經濟形勢,并安撫民眾對經濟危機的不滿。
內閣重組為挽經濟頹勢
據美聯社報道,新任命的10名部長舉行宣誓就職儀式后,與總統穆爾西舉行了緊急會晤,著重討論如何重振因社會動蕩而受損的旅游業及吸引外國投資的問題。
在世界經濟危機特別是歐債危機的大背景下,經歷著持續政治動蕩的埃及自然難逃經濟傾頹的命運。埃及貨幣貶值嚴重,埃及鎊甚至出現了一周內連續下跌3%的情況。外匯儲備也急劇縮水,至2012年底預計損失已經超過50%。稍有起色的旅游業在新年旺季也跌入谷底,不少飯店入住率處于歷史最低水平,各種生意慘淡經營。
除此之外,埃及的投資環境也進一步惡化。全球主要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去年12月24日把埃及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由B下調至B-,認定政府債務較高和政治混亂狀況給經濟構成風險。同時,由于政治不穩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打算同埃及簽署的48億美元借貸協議至今也沒有達成。
在憲法公投通過后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穆爾西“痛下決心”重組內閣,被視為改善經濟的重要舉措。此次內閣改組人數之多、力度之大,足見其改善經濟現狀的決心;特別是連內政和財政部長都被替換,可以說是埃及政府對民眾和反對派做出的一次鄭重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