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道,伊朗政府1月15日表示,希望能與國際社會就核問題達成“全面協議”,并重申伊朗不會尋求發展核武器。同日,伊朗批評日前在“金球獎”上斬獲頗豐的美國電影《逃離德黑蘭》扭曲歷史,表示將拍攝一部同類題材的電影,予以“回擊”。
***哈梅內伊已簽署教令禁止開發核武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邁赫曼帕拉斯特15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伊朗政府希望在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專家進行會談時,能夠就核問題達成“全面協議”,但前提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定于16日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就核問題與伊方展開會談。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干事納克厄特斯15日表示,核查人員此行的目的之一是勸說伊朗允許核查人員進入帕爾欽軍事基地。
對于核查帕爾欽軍事基地一事,邁赫曼帕拉斯特15日回應稱:“這一問題可能會被討論,但必須是在達成有關核問題的全面協議的基礎上。”他還強調說,帕爾欽基地與伊朗核活動“沒有關系”。西方媒體認為,邁赫曼帕拉斯特的表態,基本上否定了核查人員進入帕爾欽基地的可能性。
此外,為了打消國際社會的擔憂,邁赫曼帕拉斯特還重申,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此前簽署的禁止伊朗開發核武器的宗教法令對伊朗政府具有“最高約束力”。“在伊朗,沒有比最高領袖的的指令更權威了。有了這一法令,那些懷疑伊朗正在研制核武器的國家應該放心了。”
據悉,哈梅內伊一直對研發核武器持否定態度,將核武器視為“罪惡、無用和危險的”。2007年,他簽署了一項宗教法令,嚴禁伊朗發展核武器。不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借口秘密研發核武器,但伊朗對此堅決予以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