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難有本質改變 掌舵者仍是總統
美國要鞏固國際影響力,靠的是“拳頭”般剛硬有力的軍事和經濟。游走世界的國務卿則是美國的一張“臉”,這張臉的“表情”變幻莫測,決定其變化的是美國外交布局。分析指出,美國外交政策并不會因國務卿的人員變動而發生本質的改變。最高外交長官在個人風格及政策路線上會有差別,但這并不影響其為國家的根本利益服務。
有分析稱,鑒于在對華問題上較為溫和,克里出任美國國務卿,對中美關系來說是利好。但美國《政治家報》稱,對華關系的大方向還是由總統掌舵,克里會支持奧巴馬加強同亞太其他國家關系的政策。分析人士認為,奧巴馬政府在與中國打交道四年之后,其對華政策已基本成型,第二任期將會有延續性,不會因重大人事變動而會有太大變化,即使有變化,最終也會服從美國國家利益。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凱門教授也認為,“美國外交政策的總策劃師永遠是總統”,上任后的國務卿在政策框架內采取行動的可能性較大。
由此可見,指望通過國務卿換屆改變美國外交戰略并不現實。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無論誰擔任國務卿,其都將面臨嚴峻的外交考驗,并要接受前任國務卿留下的“爛攤子”。從敘利亞危機、伊朗核項目的僵局,到美日同盟和美俄博弈,都將成為下一任國務卿需要解決的難題。專家分析稱,克里上任后對這些難題的解決將成為外界檢驗其在奧巴馬內閣中外交決策影響力的重要指標。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