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問題痼疾難除 制裁惡化西方與伊朗關系
伊朗與西方國家近年來之所以齟齬不斷,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伊核問題。20世紀50年代,伊朗開始了核能源開發活動,在當時得到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因伊朗伊斯蘭革命斷交,此后美國對伊實施遏制孤立政策,兩國關系從此處于嚴重敵對狀態。
2003年起,美國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并對其采取多項制裁措施,向伊朗施壓。美國還力促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制裁伊朗的決議,國際原子能機構也多次就伊朗核問題作出決議。
2010年6月,安理會通過“史上最嚴厲”制裁伊朗方案。主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伊朗在國外參與核領域的投資活動、禁止各國向伊朗出口重型武器裝備及加強對涉嫌運送違禁品貨船的檢查措施等。除此之外,歐盟、美國等也對伊朗銀行、金融及進出口等實施追加制裁,進一步限制伊朗經濟。
但面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指責,伊朗多次重申將“繼續走和平發展核能的道路”。面對西方的制裁壓力,伊朗在事關國家根本利益的問題上“不會退縮半步”。伊方還表示,伊朗“準備通過雙方都認可的國際渠道致力于消除核疑慮,但條件是對方必須承認伊朗的核權利”。
今年2月13日,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就伊核問題舉行新一輪會晤。同一天,伊朗宣布已經開始安裝新一代鈾濃縮離心機。新型離心機可大大提高伊朗鈾濃縮的進程和能力,從而達到能夠生產核武器的水平。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稱,伊朗安裝新型離心機是“進一步升級”的對抗行為,標志著伊朗再次采取“挑釁舉動”。而據伊朗新聞電視臺報道,一位美國前五角大樓官員表示,西方對伊朗的制裁已經產生了反作用,最終加快了伊朗實施核項目的決心,也深化了伊朗人對美國及其政策的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