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廣島和長崎的確是是人類要去思考的兩個地方,因為原子彈所給人類帶來的這種巨大的傷害,提醒我們每一個人,在面對原子武器的時候,要格外得小心,日本當然這些年是格外的放大自己的這樣的一個傷口,甚至渲染這樣的悲情。我們來看這種隆重,今年這不是大年,只是68年,但是在廣島8月6號的時候,參與人數五萬人,市長、首相安倍晉三到了,70多個國家的代表,美國駐日本大使。今天5800人在長崎,市長到了,安倍晉三又到了,44個國家的代表,美國駐日本大使等等。日本每年都非常認真面對自己的這樣的一個傷口和這種悲情,但是有兩個問題,不知道他們是否認真思考,有沒有想過這兩顆原子彈會落到廣島和長崎,那恐怕是他發起了侵略戰爭去占領了珍珠港,死到臨頭的時候還不投降,應該說首先反思這兩顆原子彈,到來之前的這種有賴來是自己先犯下了彌天大錯。
那接下來要思考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你如此隆重每年面對自己的傷口,以及渲染這種悲情,你如何面對你侵略過國家的傷口和悲情,在二戰世界大戰當中,你侵略過的中國、韓國、朝鮮死了多少人,亞洲國家死了多少人,包括美國的珍珠港等等,這一點難道不應該認真的反省嗎,不過在廣島尤其在長崎今天舉行的相關儀式當中,按理說應該是肅穆這樣的一個場景,可是依然有很多的日本民眾,開始出現了喧嘩聲,開始抗議安倍晉三的這種行為,以及他的言語等等,接下來我們要連線的是本臺駐日本記者張浩宇,浩宇你好。
本臺記者 張浩宇:您好,巖松。
白巖松:我想知道,在一個日本挺注意禮儀和這種紀念儀式肅穆感的時候,為什么會出現了很多喧嘩聲,去抗議安倍晉三,主要是反對什么?
張浩宇:因為這個日本人經歷過原子彈的爆炸,再加上福島核電站的泄漏,所以他們最清楚這個核的危害,所以在國內有這種輿論認為,日本政府應該在世界上帶頭采取廢核的這個行動,但是呢,理解的政府只是口頭上說說,他們強調美國核保護傘的重要性,就是不帶這個頭,而且還像剛才片子里面說得那樣,跟民眾的意愿唱反調,所以民眾非常的氣氛,這些市長當面去痛斥這個安倍,也代表了民意,巖松。
白巖松:那么針對近一段時間以來,不管是他的準航母下水,他們他原來的國旗,軍旗也要繼續去使用,以及一些麻繩的這種,簡直不負責任的這種言論,我不知道日本其它的反對的聲浪有多大?
張浩宇:是的,那在這種反戰和反核的這種侵略當中,其實安倍還在我行我素,他明確表示,他不會組織815這一天組織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還說他將在近期根據這個安保環境的變化,去加快如何繞過憲法去形式集體自衛權,他這種不但不反省歷史,還想把日本帶進戰爭的這種行為,讓日本的各大媒體都表示吃驚,通訊社就引用了這個在戰爭殘酷性和和平先比的這個重要性,所以從日本國內輿論來看,安倍右傾化的這種做法也是讓民眾充滿了不安和警惕。
白巖松:非常感謝浩宇在日本給我們帶來的分析。雖然我們會聽到民眾的這種反對,包括也有媒體批評的聲音,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千萬不能失去警覺,安倍晉三之所以這次會強硬的來說,比較穩當了,而且在大選當中,在這個接下來的大選當中也獲得了大勝,有人認為一干就會干到2016年,一定也是有符合這種氛圍相當濃厚的這種基礎,這一點我想整個世界不能掉以輕心。回頭看看我們在過去這幾個月,購島鬧劇開始之后,“1+1”做的一些節目的一些標題,這里似乎存在一種脈絡,“中日邦交四十有惑”,出問題了,“購島鬧劇一個月,什么在改變”、去年的10月30,我們做了一期,“日本,向右向右向右”,已經出現了這樣的一種信號,接下來是“東北亞,硬中求變”,東北亞當然要考慮日本如此右傾我們該怎么辦,到7月22號的時候,“安倍晉三的“右傾路線圖”,到今年我們不得不思考這個問題,不到一年的時候,過去了,究竟日本是右傾向那邊傾一點了,還是其實已經走在了右側的道路上,來,我們接著往下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