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道格(Douglas Paal):美國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臨近之際,李克強展示了進行改革和調整經濟的決心。這些政策的實施既會產生贏家,也會產生輸家,因此外界觀察人士會密切關注這些政策將如何實施。他們也會試圖使中國不斷累積的債務結構更加透明。
李雨(Ann Lee):《美國能從中國學到什么》(What the U.S. Can Learn from China)一書作者
李克強在文章中提到,美聯儲政策發生轉變,但中國能夠避免亞洲金融危機重演。我同意這一點。我相信,按照目前的情況,中國的發展軌跡面臨的唯一真正風險就是直接軍事沖突或者馬爾薩斯危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的過程中進行的改革和其他機遇將發動起新一輪的創業浪潮。
德爾·克里斯滕森(Del Christensen):美國舊金山灣區委員會全球投資總監
李總理為保持經濟增長勾勒出了清晰和務實的前景,并提到如何解決中國正面臨的大規模復雜的社會和經濟問題。灣區委員會能夠與中國合作,擴大我們兩國之間的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對此我們深感自豪,正如李總理所講,兩國應一起探索“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途徑”。
喬治·顧(George Koo):舊金山灣區華人領袖和國際商務顧問
李克強總理將年經濟增速降至“僅僅”7.5%,此舉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將不再每七年翻一番,但中國經濟仍將在十年內增加一倍,并繼續成為全世界羨慕的對象。他的計劃使經濟更加平衡,重點放在提高農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方面,這就意味著更多的個人消費,因此大家就有更多的機會向中國賣更多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