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11月18日報道,歐美計劃將來會發射多枚探測器,大力推進太空探索項目。
?
歐洲航天局(ESA)網站表示,計劃在12月20日發射“蓋亞”(GAIA)太空望遠鏡。“蓋亞”的主要任務是尋找銀河系和鄰近星系中的10億顆星球,繪制最為精確的銀河系3D地圖,并探索銀河系的起源和發展。“蓋亞”的次要任務為尋找太陽系中成千上萬的小行星和彗星,并搜索最多1萬顆系外行星。此外,“蓋亞”也會探索已經死去的行星和超新星,還將測試愛因斯坦著名的廣義相對論。
?
歐洲航天局預計將在2017年發射“奇奧普斯”(CHEOPS)號探測衛星,即“系外行星探索衛星”。“奇奧普斯”主要研究太陽系附近光亮并有行星公轉的恒星。“奇奧普斯”還將攜帶光度計,精確測量這些恒星的發光程度,研究它們的大小和密度。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表示,將在2017年發射“特絲”(TESS),即“系外凌現象掃描衛星”。“特絲”利用一組望遠鏡探索太陽系外行星的凌現象,搜尋大約100光年以內恒星宜居帶中的類地行星。“特絲”項目的帶頭人為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喬治?里克爾。
?
假如一切順利,歐洲航天局2024年還要發射“柏拉圖”(Plato),即“恒星凌現象及震蕩”研究裝置,研究包括類地行星在內眾多星球的頻率,并分析星球表面的氣體波動探索其內部構造。有人拿“柏拉圖”和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相比,稱其為“超級開普勒”。
?
通過這批研究,人類能夠辨認附近的系外行星,為進一步研究做鋪墊。將來,科學家還要獲取系外行星的照片或者光譜,在行星大氣層等方面展開研究。
?
除此之外,NASA打算在2020年后發射“Wfirst-Afta”,即“廣域紅外線觀測望遠鏡-天體物理學專門望遠鏡”。Wfirst-Afca的大小和構造與哈勃太空望遠鏡相同,主要探索暗能量。
?
(來源:中國日報網?王琦琛?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