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國來說,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目前主要有飼料化、耗氧堆肥和厭氧發酵3種,厭氧發酵正在成為比較主流的趨勢。”日前,北京時代桃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張文靜在第九屆環境與發展論壇上說。
正是因為關乎到每個人的餐桌安全,作為此次論壇的焦點之一,城市垃圾尤其是以地溝油為代表的餐廚垃圾回收處理環節十分引人關注。以北京為例,大約10年前,就有數家公司涉足地溝油回收處理環節,其中部分還獲得了政府的扶持,但是北京及其周邊的地溝油仍然時隱時現,并不時見諸于媒體曝光和執法部門的查處公告中。
論壇召開的同期,北京市城管執法局攜手30家在京大型餐飲企業負責人,赴朝陽區高安屯餐廚廠了解餐廚垃圾處理過程,以及正規消納餐廚垃圾流程知識。
據餐廚廢棄物資循環處理技術提供方、運營方介紹,北京市朝陽區高安屯餐廚廠將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機廢棄物,在10小時內發酵處理轉化成生物腐殖酸。日處理能力達到400噸,基本解決400萬城市人口餐廚廢棄物處理問題。
但北京全市約有6.5萬家餐飲企業,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量約2000噸。一方面,諸如高安屯餐廚處理廠這樣的“正規軍”面臨著“忍饑挨餓”的現象;另一方面,一些無資質的單位和個人瘋狂購買餐飲企業的餐廚垃圾,有時竟呈現出無資質的泔水車“滿街跑”的現象。
“今天組織部分餐飲企業參觀高安屯餐廚消納場,就說明北京餐廚垃圾處理是可以得到保證的。”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代表表示,并希望全市餐飲企業能夠認真查找本行業、本單位在餐廚垃圾處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做到不隨意傾倒、丟棄,不把餐廚垃圾給無資質的單位和個人收集、運輸。建議餐飲企業要建立餐廚垃圾管理臺賬,記錄垃圾的來源、種類、數量、去向等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
餐廚垃圾回收處理難,除了回收體制尚待完善之外,技術和設備是否成熟呢?是否能做到安全?
按照業內比較一致的觀點,餐廚垃圾由餐飲垃圾和廚余垃圾組成,餐飲垃圾主要包括餐館、食堂的剩余物,如油脂、面點等加工過程中的廢棄物;廚余垃圾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果蔬以及下腳料等易腐的垃圾。相關數據統計,在我國首批確定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33個試點城市里邊,有2/3以上的城市都是比較主張采用厭氧消化作為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技術,可以說厭氧發酵已經成為主流技術。
張文靜介紹說,第一種飼料化處理是目前國內比較常用的一種處理方法,因為餐廚垃圾里面的營養元素含量是非常豐富的,但是以瘋牛病為典型的案例就揭示了餐廚垃圾作為動物飼料,它是存在安全問題的。所以現在對于飼料化處理國家是明文控制的。
第二個利用方式就是做耗氧堆肥。張文靜指出,餐廚垃圾堆肥做肥料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是因為餐廚垃圾里邊的鹽分含量比較高,所以它適用到土壤里邊,就有可能會因為處理不當導致土壤的鹽堿化。其次耗氧堆肥的處理工藝就決定了它的生產,從它的收集一直到最后制成肥料,這個周期是非常長的。同時它的占地面積比較大,臭氣比較惡劣,所以成功的案例也不是太多。
據介紹,餐廚垃圾厭氧發酵工藝流程主要是由這樣幾部分構成:第一個是餐廚垃圾的預處理系統,它主要功能就是去除餐廚垃圾里邊的雜質,這是一個提純的過程;然后是預處理(國內餐廚垃圾含油量比較高,所以油脂提取是非常重要的一塊),要提取其中的油脂進行回收利用,可以作為化工原料,生產生物柴油作為原料來利用;經過提純之后的餐廚垃圾的漿液,就會送到厭氧發酵系統進行厭氧發酵,之后產生甲烷氣體進行回收利用;最后發酵之后的產物還有一個處理的過程。
“因為我們國家現在餐廚垃圾處理處于起步階段,所以我們更建議使用相對于較為穩定,對運營能力挑戰較低的中溫兩項發酵工藝。至于大型營養發酵罐,它存在表面結渣和底部沉渣的問題,我們也是推薦專業的厭氧設備,確保10年不需要清罐處理。”結合企業自身經營實踐,張文靜表示。
據了解,餐廚垃圾處理,除了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各司其職,聯合相關垃圾處理企業進行不懈努力外,其實還有廣闊的用途:2013年3月24日,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以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為燃料的商業客機在上海首次試飛成功。至此,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芬蘭之后第4個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國家。中國石化成為中國首家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企業。業內人士表示,用餐飲廢油生產生物航煤的工藝技術,解決了餐飲廢油科學合法、高效利用的難題,有利于餐飲廢油資源的綠色利用。中石化有關人士也透露,與傳統以石油為原料的航煤相比,中石化1號生物航煤在整個生命周期都具有很好的降低碳排放作用,與常規3號噴氣燃料相容性也很好。目前中石化正積極拓展其原料來源,已和國際、國內著名餐飲公司合作,采用餐飲廢油加工生產生物航煤。 記者 羅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