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因第三方“屏蔽廣告”插件引發的百度與奇虎360訴訟案,在北京東城法院做出一審判決。360瀏覽器開放平臺因向用戶提供“屏蔽百度廣告”插件被判侵權,同時賠償百度公司23萬元。
這場官司在去年10月曾開庭審理,當庭并未宣判結果。百度方面訴稱,當用戶使用360極速瀏覽器或360安全瀏覽器登錄“百度搜索”網站,輸入關鍵詞進行搜索時,該插件會去除百度搜索結果頁面上部、底部的推廣鏈接以及右側的全部內容。因此,百度認為,該插件有違基本的商業道德和誠信原則。
360方面認為,用戶在上網瀏覽過程中,有選擇不看廣告推廣的需求和權利。第三方個人開發了“屏蔽百度廣告”插件,并通過360瀏覽器插件開放平臺提供給用戶自主下載和使用,這種做法既保障了用戶的知情權和自由選擇權,更滿足用戶的需求,并不屬于侵權行為。
雙方幾番唇槍舌劍的辯論之后,昨日法院判決認為,360安全瀏覽器和360極速瀏覽器軟件的擴展中心平臺傳播“屏蔽百度廣告”插件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規定的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違背了公認的商業道德,其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目前這款‘屏蔽百度廣告’插件,應上傳者的要求已被刪除?!?60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屏蔽廣告插件本身不屬于新近出現的技術,也并非國內瀏覽器的專有特色產品。360瀏覽器擴展平臺中尚有超過10款的具有廣告過濾功能的第三方插件,供用戶自主選擇下載安裝,并沒有將這些廣告過濾插件進行下架的計劃。此外,360公司也將在仔細研究法院判決內容后,適時決定是否提起上訴。
短評
互聯網官司別成“秀”
360和百度,兩個“老冤家”又交手了。
這一次,惹事的是廣告。一方為捍衛自家“百度搜索”大本營的地盤,一方則上線頗具針對性的“屏蔽百度廣告”插件,兩家公司鬧上法庭。
拋開官司不說,無論是360還是百度,都在為用戶提供著搜索、安全保護等免費的互聯網服務。而兩家針對“是否可以屏蔽廣告”的交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市場開放信號,同樣頗具互聯網風格。
360為何能上線這一插件,自然是用戶有需求。點開一個視頻,先得看上1分半鐘的廣告;搜索一份信息,頁面上最先出來的卻是一堆推廣信息,這讓不少用戶暗自窩火卻又無可奈何。
然而,商業競爭卻有一明一暗兩條“紅線”碰不得。
其一,是法律法規。近年來,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大小官司不斷,“反不正當競爭”往往成為起訴方的訴訟理由之一。如何把握好商業競爭和不正當競爭之間的區別,互聯網公司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其二,是消費者利益。這是條隱在暗處卻至關重要的“紅線”。所謂失人心者失天下,強調用戶價值的互聯網世界更是如此。
以這兩條“紅線”細細思考,“互聯網廣告泛化”必須引起重視。廣告主的確需要通過網絡平臺發布信息,如何找到用戶體驗和商業利益的平衡點,對360和百度而言同樣至關重要。(記者張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