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在接受《中國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嫦娥三號將于2013年下半年擇機發射。目前在做進場前最后各項測試,進展順利。
“下半年只有兩個發射嫦娥三號的窗口,所以必須做好準備,保證嫦娥三號能在窗口時間內發射出去,”他說。
嫦娥三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啟后的關鍵一步。它將實現我國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體軟著陸,開展著陸器懸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視勘察。
葉培建介紹說,嫦娥三號的整個任務很復雜,包括發射、著陸器和巡視器組合體成功在月球表面軟著陸、著陸器進行就位探察、月球車必須從著陸器上走下來至月球表面、邊行走邊探察、兩器發回科學數據并在月球上工作三個月以上。
“但形象地的講,要能做到兩件事,就是有突破了。一是著陸器落得下,二是月球車能走起來,”他說。“不過因為我們現在對月球還很不了解,著陸器可能落在一個大坑里,或者很傾斜的地方,都有可能。”
嫦娥三號的首選著陸點是月球的虹灣地區。關于選擇嫦娥三號的著陸點,葉培建說:“在我的辦公室里,有一個很大的月球儀。上面插滿了小旗,凡是美俄已經去過的地方,都用小旗標出來了。嫦娥三號要去有科學價值的、而且別國沒去過的地方。”
科學家們一共選擇了五個落月的地點,虹灣地區是首選,另外四個是備份。“虹灣地區在月球的北緯40多度的地方,不在赤道地區,如果選在月球上太北的地方,接受到太陽光的時間太少,著陸器就不能發電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