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7革命褒貶不一
縱觀各界對蘋果iOS 7“整容”的評價,貶斥的多,褒揚的少。“這叫創新?”、“蘋果的創新哪去了?”、“庫克到底要干啥?”……有些粉絲們對蘋果的失望表現在于他們認為蘋果失去了創新精神,扁平化設計向來是安卓的標識,蘋果復制了競爭對手谷歌以及微軟的設計風格。也有業內專家表示,現在的蘋果已經不同于喬布斯時代了,變得越來越像微軟,趨于保守,在推產品的時候,會選擇觀望,看準潮流后再付諸行動;而谷歌卻越來越像從前的蘋果,敢于挑戰和嘗試,如無人駕駛汽車、Google Glass等。
坊間類似這樣的質疑聲也不絕于耳,因為在很多人的心里,庫克終究是不如喬布斯的,所以庫克無論怎樣調整戰略都會吃力不討好。其實,這樣的評價實在有失公允,我們應該客觀地去看待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和庫克時代的蘋果之間的不同。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對于那些從搭載iOS 7的iPhone屏幕第一次認識蘋果的人來說,扁平化設計也許不是什么壞主意。因為“扁平化比擬真更能代表未來,這是UI設計界近年來的趨勢。” 擬真設計主導下的虛擬世界是現實世界的簡單投射,但隨著電子化的發展,虛擬世界已經變得比現實世界還要豐富。
iOS 7是否能夠取得眾口一致的成功,目前還很難說。一句話,現在的蘋果,早就從當初的“改變世界”,變成了“改變自己”。今年的WWDC,則是庫克改變蘋果的開始。
蘋果為什么不可以是扁的?
從喬布斯時代到庫克時代,蘋果始終在做“最棒的產品”,喬布斯做到了,庫克其實也正在做。只不過互聯網時代決定了庫克引領的創新沒那么容易讓人覺得石破天驚,但我們不能因此全盤否定庫克式創新的價值。
在純商業化的庫克時代,許多人認為每一代iOS(或者iPhone)都只會平平淡淡地升級再升級而已,沒想到iOS 7給了我們一個小小的驚喜。在經過6代系統的更迭之后,iOS界面上的最大一次改動出現了。界面設計上iOS 7采用了“扁平化”的設計理念,在圖標上配以高飽和度的顏色,拋棄了自喬布斯時代沿用多年的“擬真化”設計風格。同時,iOS 7還進一步增強了Safari Mobile的功能、為相機新增了多套濾鏡,并支持App Store應用的自動升級。
iOS 7可以說是蘋果口味開始變化的一種體現,庫克認為這是iPhone誕生后“顛覆自身”與“再現性感”的新系統。庫克稱,新iOS效率更快了,界面更美觀了,體驗更流暢了。iOS 7將應用圖標變平,變成了紙片化的,與背景壁紙融為一體的設計,有利于“滑動”,配合起多任務處理,效果非常酷,體驗要比舊版更輕盈。
也許會有很多人質疑,這些“顛覆”Google能做到,三星能做到,甚至中國的華為、聯想、小米都能做到。但在iOS 7身上,我們看到了庫克在喬布斯離開后終于開始另辟蹊徑、尋求創新。無論喬布斯時代的iPhone、iOS多么偉大,它們始終是屬于過去的產品。如今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競爭環境跟兩年前是天壤之別,新興的競爭對手層出不窮,iOS橫掃天下的局面不再,如此境況下,蘋果走新路線也是必然趨勢。
或許喬布斯的烙印已深深駐扎在我們心里,或許新事物的成長需要很多時間來證明,但iOS 7只是庫克的返璞歸真開始的第一站,現在的蘋果為什么不可以是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