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信息技術迅速更替,產品更新換代是一茬接一茬。如今,90后已成為新新消費人群代表,他們自在生活,并引領時尚潮流。長虹創造出的個性化智慧家電,通過人與產品的連接、交互、協同,實現最自然的語音交互吸引了這群占全國人口11.7%的1.4億“屌絲、非主流”,成就了90后族群最自在的生活方式。
“熱死了,快開空調,22度……”
“上新浪微博,看看有誰@我了”
“上百度搜好聲音第二季的視頻,從15分鐘處開始播放。”
一進家門,坐在沙發上,左手可樂,右手薯片,給電視、冰箱、空調下個口頭指令,不用到處翻遙控器,不用鍵盤輸入,完全語音操控,瞬間多屏互轉……長虹智能家電Hold住了新新人類的脈。
智能好聲音,越來越能Hold住
繼2013年7月8日長虹公司研制出中國首款復合型智能語音芯片后,7月17日,長虹再次自主研發成功全球領先的超級語音瀏覽器,實現在電視機的使用中完全脫離遙控器,通過語音實現一切操控,并將預裝到今年十一上市的主流智能電視機型上。
家電行業專家羅清啟表示,超級語音瀏覽器不僅對消費者,而且對迷茫的智能電視行業,都是一個難得的驚喜。數據顯示,長虹智能電視激活率超40%,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2013年,注定是長虹智能產業質變飛躍的一年。
“通過長虹創新中心的UCD調查,我們從十萬用戶的反饋中挑選出有價值的1000條意見。所以,超級語音瀏覽器能夠成為現在這種狀態很大程度是用戶的功勞。” 李曉冬表示。這不是簡單的系統升級,而是智能時代長虹重視張揚個性、認同存在感的互動體驗,個性定制已成為智能時代的新標簽。
目前市場上的產品多停留在語音操控的初級階段,只能實現 “打開本地菜單”、“打開歷史”、“打開收藏”等操作。據長虹技術中心數字所研究所長李曉冬介紹,長虹超級語音瀏覽器,不僅能完成簡單操作,還能打開文字連接,閱讀新聞,控制視頻播放進度等等,較為便捷的操作,較高的識別率,使人們輕松體驗“云端上的簡單生活”,智能大屏強勢回歸。
人機交互智能融合
“人機交互”一直是互聯網上經常被討論的話題,如何捕捉,如何識別,如何簡化、如何覆蓋、如何整理、如何呈現……這些是用戶最關心的,也是企業最需要解決的。
長虹智能電視軟件平臺事業部總經理王海兵告訴記者,作為中智盟(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的核心成員,長虹早在2006年就在內部提交了第一份智能電視的研究報告,是國內最早涉足智能電視研發的企業。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目前基于Android系統深度定制開發的STVOS 2.0軟件平臺除了擁有長虹獨有的語音視頻點播系統和語音瀏覽器外,還在行業內首個推出多屏互動技術,并完成對國際標準Airplay、Miracast等同屏技術的對接和集成。
長虹軟件研發始終以需求為導向,為市場把脈,與互聯網同步發展。智能基因成功覆蓋了長虹白加黑產業鏈,第三代智能終端實現互聯、互通、互控;但讓電視開口說話的,是使語音交互“智能化”、交互體驗“越來越”好的自主研發智能芯片。
在“缺芯少屏”的年代,硬件主宰價格,價高且落后的二手技術限制國產家電業的發展。經過數年蟄伏,長虹有了自己的芯片,當人和技術融合時,新的機會已經產生:長虹成功逆轉成本價格擠壓戰,“在成本降低70%之后,逼得韓國連連降價,價格市場,長虹有了話語權。”虹微IC事業部總監陳勇指著小小的“中國芯”說。
負載智能基因的軟硬件研發成功后,長虹智能終端不但創造了八個行業第一,更將長虹推向智能產業鏈的高端,實現新利潤增長點,“軟件+硬件+服務”的智能基因將引領家電行業IT化變革。
當操作軟件越來越貼心,當硬件芯片越來越硬氣,當操作越來越簡單,當價格讓老百姓越來越滿意,長虹帶來的全新產品、交互體驗將會在智能與情感之間越來越平衡,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