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和平:要改變對外文化交流形式單一的狀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接受記者采訪。
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文化的交流實際上是人與人的交流,是心靈的交流,能夠撞擊心靈的文化才能夠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對外文化交流,形式上要為外國人著想,用外國人最能夠接受的形式,讓外國人看的懂,了解內涵。”
對于目前文化交流存在的問題,周和平談到:“文化交流應該是多種形式的,是豐富多彩的,要改變目前比較單一的這種狀況。還有就是表現形式。要考慮到能夠看的懂、進得去,能夠得到深層次的了解,這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讓世界了解中國,同時也要讓中國了解世界。對外交流要把能夠代表中華民族的的文化和項目走出去,包括像美術品、演出、圖書典籍、文物以及在國外的展覽、演出。“在對外交流的形式上要為外國人著想,要讓外國人要看的懂。這就要考慮到語言、文化習慣等,這樣效果就會更好。”周和平說。他還例舉了梅蘭芳30年代初訪美的例子來說明文化走出去需要從多方面提前做準備;要多做細致的工作,這樣才能為成功的走出去做好鋪墊。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力度越來越大,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的文化越來越感興趣。有些項目的合作使得漢語熱、中國文化熱在一些地方也曾經一度出現。周和平委員認為,對于這樣的交流不要追求短期的形式,而要有長遠的打算和安排,這樣才能使中國文化能夠真正的走出去。
周和平呼吁出版社按規定向國家圖書館繳送圖書
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出版社能按規定向國家圖書館繳送圖書。
周和平表示:“出版社要按照國家規定向國家圖書館繳送圖書,這實際上是使得國家圖書館總書庫能夠完整的收藏一個時期的出版物。但有的出版社缺乏責任感,不繳送,這樣有時候就造成了這個時期版本的缺藏,所以希望出版社能有這個責任感,按規定向國家圖書館繳送圖書。這樣,一方面能夠使讀者可以完整的看到各類出版物,再有就是能夠使這個出版社的出版物能夠得到完整的保存。”
攝像: 叢芳君
剪輯: 孫鵬
包裝: 張霄
制片: 岳風華